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
3、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5+5+5=15(个)
5×3=15(个)
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 × 3 = 15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
问: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4=36(个) 4×9=36(个)
问: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P47,做一做
2、练习九,第5、6、7题。
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说出算理后应大胆放手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这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3、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突出重点,精益求精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那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珍惜时间讲方法,竭尽全力学数学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自信才能自强
新初一数学暑期学习指南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定理梳理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结构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几何变换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听课
如何让初二数学公式在解题中得心应手?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注重以课本教材为主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从例题中还原基础概念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独立作业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考试技巧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善于多角度思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学好初中数学的四个方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全面复习,把书读薄
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配方法与因式分解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学习中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概念掌握法
“一模”考试后要注意的六大问题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