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9+( )=14 9+( )=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24.3正多边形和圆 教案3
24.1圆 教案
22.2 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22.2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4.3.3 余角和补角 教案
22.2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24.3正多边形和圆 教案2
1.1 正数和负数 教案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
21.1 二次根式(第3课时)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
24.3正多边形和圆 教案4
3.4.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球赛积分表问题
23.1 图形的旋转(3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4.4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1
23.1 图形的旋转(2课时)
4.2 直线、射线、线段(1) 教案
4.1.2 点、线、面、体 教案
22.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21.1 二次根式(第1课时)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4.3.1 角的度量(2) 教案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教案2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4.1.1 几何图形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