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7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平面图形3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1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17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4
七年级数学角的比较和运算1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长短比较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7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案1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
平行线相交线复习教案
七年级数学科学记数法3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5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七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1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5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2
七年级数学角的定义教案
七年级数学线段射线直线4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6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15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案2
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方体图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