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课本35页,例题2、例题3、及做一做。)
2、教材分析
《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
(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安排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5、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6、说学情、学法:学生是在学习了比、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解比例的,对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认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要采用了以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想)现在跟老师一起去北京世界公园去看一看,好不好!(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并让学生说图片的认识,适当教育)(这样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注意。)
复习引新出示按1:25制成,模型高度是5.86米,实际高度是146.5米的金字塔图片
同学们请用这四个数写一个比例,(请学生展示作品)。
比例同学们已经写出来了,那么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例?(表扬学生)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齐说)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出示例2。
(1)、提问:这道例题和刚才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
(2)、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3)、揭示课题 例题2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例题2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了吗?(能)
出示练习题 8︰12=X︰4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出示例3: =
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这个比例,求出未知项x,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然后教师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出示练习题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巩固练习
1、汽车厂按1:24的比生产一批汽车模型。汽车模型长25cm,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2、 : = :X 0.8:4=X:8
= =
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容易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计以下板书,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例题二:{ 数学网搜集整理}
解:设这座模型高X 米.
X : 320 = 1 : 10
10X = 320×1
10X =320
X =32
答:这座模型高 32米.
例题三: =
解:1.5 X=2.5×6
1.5 X=15
X =10
飞机、滑雪、火车的平移动画
新人教版§2.3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个课件)
新人教版§3.1.2点、线、面、体(4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
多姿多彩得图形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问题
新人教版§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新人教版§版本不明比较线段的长短
人教实验版垂线
课件新人教版§1.5.3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课件ppt)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4.2余角与补角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1.1正数和负数(1)
人教实验版2.4.1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新人教版§1.4.2有理数的除法(两个课件)
新人教版§2.2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1立体图形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1.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新人教版§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个课件)
新人教版§3.4.1角的比较(3个课件)
新人教版§3.2直线、射线、线段(4个课件)
课件新人教版§1.5.1有理数的乘方(两个课件)
2.3.2从买布问题说起
新人教版§3.3角的度量(4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2.3相反数
新人教版§3.4.2余角与补角(2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2.4.2再探实验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