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分析报告(2016年)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教学设计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模拟题(2016年)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知识点(上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0×5=?》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2016年)
2016年高一数学9月月考试题
福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数学趣味题:减去的乐趣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设计资料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去游乐场》教案
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多少钱》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巩固训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能力训练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参观科技馆》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教案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
2016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模拟题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提高数学做题速度的步骤
2016高一数学期中充分必要条件易错知识点
中考数学解答题和压轴题该如何应对?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购物》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2016年)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