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五上册《方程的意义》优...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五上册《方...

五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2016-10-27 收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它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又是为以后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正确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的用途,增强学生交流和发现意识。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建立方程的概

念。难点是: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依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杜郎口教学模式,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特点,我让每组学生准备了天平、杯子、水等学具,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本环节分两歩进行教学。

第1步:(课件出示习题)这些题学生分组课前在小黑板上已完成,检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知识掌握情况。

第2歩:介绍天平知识。

按照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搜集天平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介绍有关天平的知识,包括天平各部分名称及平衡、不平衡状态。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方程的意义,分五步进行教学。

第1歩:明确实验任务:(课件出示)

(1)测量杯子的重量

(2)往杯子注入水,在左边的托盘里增加砝码,观察天平出现的情况,并试着用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的重量情况。

第2歩:分组实验: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

第3歩:分类整理:对已写出的式子进行交流,仍然以实验组为单位,分类整理,(其中一组到黑板上整理)

第4歩:各组展示分类情况:展示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按>、<、=分类,按是否含字母分类等情况。

第5歩:形成概念:针对学生的分类情况,师生共同交流,先区分出不等式和等式,最后提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形成方程的概念。

以上环节5个步骤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第三环节:穿插巩固。本环节分两步进行教学。

第1步:让学生自由写出一些方程,组内互评,并概括出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的方法。

第2步:小组讨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然后全班交流,探究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方程。

第四环节:达标测评。

1、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出示课件)

2、看图列方程。(出示课件)

3、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出示课件)

这3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最后组内测评。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的语言加以总结。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100+x>100 50+50=100

100+x>200 像 100+x=250

100+x<3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