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符号的起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符号的起源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何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吗?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十七世纪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兹广泛使用了这个符号,从此人们普遍使用。
在(小)于号“>”,“<”,1631年为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 相似号“∽”和全等号“≌”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用。
括号“()”,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括线,1629年格洛德开始使用括号。
平方根号“√”,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