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人们在赞美千里马时,总会记起识马的伯乐。中国科学界在赞美华罗庚时,也不会忘记他的老师、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18岁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20岁赴比利时学采矿,后到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
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0年,他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以后,毅然打破常规,请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罗庚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在70多岁高龄时,他虽已半身不遂,还抱病指导两个研究生,这就是青年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熊庆来爱惜和培养人才的高尚品格,深受人们的赞扬和敬佩。早在1921年,他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当教授时,发现一个叫刘光的学生很有才华,经常指点他读书、研究。后来又和一位教过刘光的教授,共同资助家境贫寒的刘光出国深造,并且按时给他寄生活费。有一次,熊庆来甚至卖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子,给刘光寄钱。刘光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后,经常满怀深情地提起这段往事,他说:“教授为我卖皮袍子的事,十年之后才听到,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件事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永生不能忘怀。他对我们这一代多么关心,付了多么巨大的热情和挚爱呀。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趣味数学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二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图形4[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图形3[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秒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图形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4[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图形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趣的搭配[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简单推理[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综合练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摆一摆[人教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