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心得体会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浅谈几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4.1比例线段(三)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朱宣传
3.1圆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1.1反比例函数(1)课件ppt
浙教版九上4.3.1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2)课件
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2)课件1(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图形的位似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卢建章
浙教版九上3.2三角形的内切圆课件
二次函数复习(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4.5相似多边形课件
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2)课件1
3.4圆周角(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4.2相似三角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上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
4.6图形的位似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4.1.3比例线段(3)课件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一)课件ppt(浙教版九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概念复习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2.2二次函数的图象(3)课件ppt
相似三角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邓俊
浙教版九上比例性质与比例线段定理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1)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1.3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3.4圆周角(2)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