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打折与策...

“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一、联系实例,巧解打折内涵

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吃,其实它很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巧。这不,最近我就发现有家快餐厅正在降价答谢顾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多媒体出示本周菜单。)

师:这是本周的降价菜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果让你选,你觉得哪份套餐最合算?

生:(异口同声)当然选D套餐。它原价18元,现价10元,降的钱最多,所以买D套餐最合算。

师:大家再看这是下周的降价菜单,如果再让你选,你又会选哪份套餐呢?(多媒体出示下周菜单。)

(学生犹豫不决。)

师:说说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这份菜单上的原价不同,现价也不同,不太容易比较。

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来比较它们的降价幅度。

师:好,就按你的方法办。请大家小组合作,利用桌面上的菜单,算出降价幅度。(学生利用学具,分组计算。)

生分组汇报:A套餐现价是原价的80%,也就是降价了20%。

B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5%,也就是降价了25%。

C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0%,也就是降价了30%。

D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5%,也就是降价了25%。

生:通过比较C套餐降价了30%,降的幅度最大,所以买C套餐比较合算。

师:同学们都很精明。比较刚才的两份菜单,我们不难发现,前一份菜谱套餐的原价不同,但现价相同,所以只要算出原价与现价的差额,就可以知道买哪份套餐最合算;而后一份菜谱套餐的原价不同,现价也不同,所以我们只有利用百分数的知识算出降价幅度,才能比较出买哪份套餐最合算。

师:其实这种降价优惠,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还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打折。(师板书课题。)

师:对。以你的生活经验,谁能说说打折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出售。

师:比如我的上衣打八折,就相当于我是按原价的多少买的?

生:按原价的80%买的。

师:我的裤子是按原价的90%买的,相当于打几折?

生:打九折。

师:我的鞋子要是按原价的85%买的呢?

生:相当于打八五折。

师:看来大家已经对打折很有研究了,那现在我们能不能利用刚才算出的数据,帮帮快餐厅的老板也打打折呢?

生:好呀。

生:A套餐现价是原价的80%,所以A套餐相当于打八折。

生:B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5%,所以B套餐相当于打七五折。

生:C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0%,所以C套餐相当于打七折。

生:D套餐现价是原价的75%,所以D套餐相当于打七五折。

师:有了你们的帮忙,我想顾客们再去选择快餐就更方便了。

[评析:赵老师巧妙地将打折这一枯燥的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选择快餐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打折的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看似简单的设计,正体现了赵老师以趣促情的执教理念和新中求用的教学风格。

二、分析比较,初用打折技能

师:怎么样,看来这吃饭也能吃出数学问题。吃饱了我们去找点喝的,现在餐厅的饮料挺贵,要想合算我们不妨去超市逛一逛。(多媒体出示超市情景图。)

师:这正好有一种新饮料刚刚上市,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价格签。

生:一种饮料大瓶原价10元,小听原价2元。

师:买东西要想合算,就得货比三家。我这收集了3家大型超市的优惠政策,谁能再给大家读一读。

师:你们明白这些优惠政策是什么意思吗?谁能给大家解释解释。

生:我明白了大福源超市的优惠政策,就是所谓的买一赠一。不过如果不买大瓶,也不会赠小听的。

生:我知道了东兴超市购物超过30元,就可打八折。不过如果不满30元,一定是按原价出售。

生:新玛特超市就省心多了。不管买什么样的,买多少都一律打九折。

师:大家分析得很透彻。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帮我算一算到不同的超市需要各花多少钱,比一比哪家超市购物更合算?

师:如果我很渴,想先买1小听饮料尝尝,谁能帮我算一算?

生:买1小听在大福源超市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得花2元;在东兴超市不满30元,也得花2元;在新玛特超市一律打九折,只花1.8元。所以,我认为你到新玛特超市更合算。

师:如果我知道这种饮料很好喝,想买1小听解解渴,再买1大瓶回家喝呢?

生:这种情况在大福源超市买一赠一,只花]0元;在东兴超市还是不满30元,得花12元;在新玛特超市一律打九折,得花10.8元。所以,我建议你到大福源超市去消费。

师:如果这种饮料太好喝了,我想给家人和朋友也买点儿,买3大瓶和3小听饮料呢?

生:这种情况在大福源超市得花30元;在东兴超市终于满30元了,打八折只花28.8元;在新玛特超市依然是一律打九折,得花32.4元。所以,我认为这次你到东兴超市更合算。

师:看来同学们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

[评析:3家超市都是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所,赵老师把身边的资源合理地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乐于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成功。这一过程,不知不觉转变了师生角色,学生显然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

三、组织群议,再悟打折策略

师:看来这喝水也能喝出数学问题。水足饭饱,就让我们轻松一下,看场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出示影院情景图。)

师:要看电影得先买票,请看价格栏上门票分为3类。每类门票平均每人相当于多少钱呢?

生:成人票3元:学生票21元:团体票10人15元,平均每人1.5元。

师:现在有54名学生和3名老师正为买票发愁呢!我们先帮他们研究一下,找出最佳方案好吗?

(生小组讨论,在题卡上设计方案,指名板演。)

生1:可以买5张团体票、3张成人票和4张学生票。列式是:155+33+2.14=92.4(元)。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生2:可以买5张团体票和7张学生票。列式是155+2.17=89,7(元)。

生3:直接买6张团体票。列式是156=90(元)。

生:当54名学生和3名老师买票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案最省钱。

师:如果这时又来了一名教师,变成54名学生和4名老师。你们能快速修改一下你们的方案吗?

生1:可以买5张团体票、4张成人票和4张学生票。92.4+3=95.4(元)。

生2:可以买5张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列式是89.7+2.1=91.8(元)。

生3:直接买6张团体票。列式是156=90(元)。

生4:情况有变,现在是第三种方案最省钱。

师:看来多了一个人后,反而是都买成团体票更合适了,其实这就是打折的策略。只是可惜团体票里多的两个人位置浪费了。

生:老师我有个建议,我们可以把这两张票再卖出去。这样不是可以更省钱吗?

师:这是个好办法,卖多少钱呢?

生1:当然卖3元了,这样可以多赚点。不行就再便宜点卖2.1元。

生2:咱们又不是票贩子,我看还是卖1.5元一张更合理,等于拉几个想看电影的人加入到团体里,一起买团体票。

师:很好,你们一直在为别人着想。那么,你们再算算卖完后,他们又把费用降低到多少钱了?

生:90-1.52=87(元)。

生:这才是这次购票的最佳方案。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地体现了赵老师教学风格中新中求用的思想。学生在设计购票方案时,积极探索,反复推敲,在辩论和对比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四、导引思辩,三研打折艺术

师:看来打折是真好呀,它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开支。但是我们是不是做什么事都要等到打折再做呢?

生:不能。比如天冷买羽绒服,最便宜的时候应该是夏天的反季节销售,难道我们得冻上半年吗?

生:其实打折的时候。还有些商品是快要到保质期,或者是质量有问题,我们购物时要小心。

生:我妈妈有时为了图便宜,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我觉得也没必要。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来考虑问题。

师:谁说买的没有卖的精,那是因为没算清。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节课研究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总评:

综观本课,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整课变得课似无形,却独具匠心。教师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赵老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辩论、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完善大有稗益,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也将赵莹老师 谨中求趣趣中求新靳中求用的教学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谨中求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没有华彩的文字可以让人陶醉,没有动人的乐章可以让人欣赏,但严谨却是它与众不同的关。可以说赵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一点。大到知识拓展,小到课堂语言,他都反复推敲、精心思考,但他的严谨中却不失风趣,原则中又透着灵活。这就使得他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鲜活的生活素材。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从吃入手,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感悟到打折的意义,使打折这一数学概念不失严谨,又变得鲜活有趣,学生易于接受。

二、趣中求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学习的境界,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节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没有预设是一节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是一节不精彩的课。赵老师在课中时时以预设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互动,从而生成创新的火花。如他在预设巧买影票时,就遇到了学生的 发散性思維。学生即时地生成了卖票更合算的方案,而且教师还有意识地进行了买卖公平的思想道德教育。显然趣中有新意,新中有趣闻,这是本节课的一处生成亮点。

三、新中求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落脚点。赵老师这节课中,时时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创新,在创新中求用,巧妙地将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申的实际问题。在明确了打折含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吃、喝、玩等生活常见的数学问题,使学习不脱离现实生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