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倍数与因...

《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教学流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师:淘气和他的哥哥去参加一个经验交流会,他的哥哥在自我介绍时说:我叫淘淘,我是哥哥。台下的许多家长不高兴,有人嘟囔着:你是谁的哥哥呀?

师:淘气又接着自我介绍:我叫淘气。我是弟弟。(生大笑。)

师:看,你们都笑了,淘气话音刚落,台下的小朋友们也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为什么笑啊?

生:他是谁的弟弟,没说清楚!

生:也不能随便说自己是弟弟呀!

师:对,哥哥与弟弟是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要说清楚是谁的哥哥,是谁的弟弟。在数的世界里,也有像这样相对而言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评析:以生动活泼的笑话创设情境,简捷、明快,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埋下一个伏笔。]

二、循序渐进,构建新知

师:我们生活在个充满数的世界里。(课件出示主题图:在水果店里,你看到哪些数?)

(请多名学生分别指出主题图中的数。) 师:我们把这些数分一分。 生:6、4、5、2、-3是整数,5.8、3.6是小数,半个西瓜可以用0.5表示,也是小数。

师:半个西瓜还可以用1/2表示,所以也有分数。

师: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师:像-3、-2、-l、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师:请你说一说生活中的自然数和整数,同桌交流。

(师再次出示主题图:谁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生:梨4元钱1千克,买5千克梨要多少钱?54=20(元)。

生:葡萄3.6元1千克,买两千克葡萄多少钱?3.62=7.2(元)。

师:5x4=20(元) 3.62=7.2(元)。(板书。)

[评析:教师从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问题中筛选学习材料,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这样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会乐于继续学习下去。]

师:根据54=20,我们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领学生再读一遍。)

师:那么,根据3.62=7.2,7.2也是2的倍数吗?7.2也是3.6的倍数吗?(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那么就请看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生自学教材。)

师:现在谁想说说7.2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

生:不是,7.2不是自然数。书上说,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师:是的,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所以,7.2不是2的倍数。

师:请你判断:2.52=5.5是2的倍数,2是5的因数。(投影出示。)

生:对,5和2都是自然数。

生:不对,2.5不是自然数,这个式子不成立。

师:是这个式子不成立吗?

生:不是,说错了,是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不成立了。

师:说得真好,因为2.52=5这个算式中,不都是自然数,所以,2.5和2与5之间就不存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师:那么,根据186=3,你能找到倍数与因数吗?

生:18是倍数,6是因数。

生:你是谁的哥哥呀?

生:你是谁的弟弟呀?

生:18是6的倍数,6是18的因数。

生:18是3的倍数,3是18的因数。

师:根据整数乘法和除法,能确定两个数之间倍数与印数的关系。

[评析:对于概念教学,不可能一味地探究。这个教学环节中,师生充分交流、沟通。教师的引导、讲解与学生的探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在知识的重、难点处适时点拨,关键处启发,点有所通、导有所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这样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最后突破难点。在教师说明、设疑、强调、追问、小结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修正自己的想法,组织自己的语言,一点点解除困惑,逐步明确了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师:请大家判断几道题,看你们是否真正认识倍数与因数了。

辨一辨:

(1)426=7,所以42是6的倍数。6是42的因数。

(2)426=7,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3)425=82,所以42是5的倍数5是42的因数。

(4)4.20.6=7,所以4.2是0.6的倍数,0.6是4.2的因数。

(5)4.20.6=7,所以4.2是0.6的7倍。

师:你能根据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253=75 146=84

287=4

10020=5

师:谁想自己举个例子再说说?

生:根据7x8=56,56是7和8的倍数,7和8是56的因数。

[评析:两个小练习,功能却不小,通过正、反例,使学生知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标准,进一步体会到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此处的设计,起到及时反馈并巩固的作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与因数,你会找个数的倍数吗?

师:下面哪些是7的倍数?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出示:14、17、25、77。 )

师: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

生:还有7、21、28、35、42、49、56、63、70

师:对不起,暂停一下,还有好多是吗?

师: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能不重复、不遗漏,又快又准呢?7的倍数有多少?(小组讨论。)

生:用乘法口诀找又快又准。

生:7的倍数有无数多个,超过63的也是用乘法就可以算出来。

师:利用乘除法知识,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师:谁能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倍数与因数,下面同桌合作对接游戏。

师:同桌对练,一人说整数乘法或除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数与因数》教学纪实与评析法算式,一人说倍数与因数。

师:清你独立填一填,看准填得多!

①12()=(),所以12是()的倍数。

②()1=(),所以( )是1的倍数,1是( )的凶数。

师:谁想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

师:我们再来做个游戏。(分别举起写有4、6、8的卡片。)学号是我的倍数的请站起来。

师:请大家看书练一练的第2题,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看准找得快!

(出示2、4、6、9、12、18、20、30、48。)

师:你怎么找得这么快?

生:我先找4的倍数,用○圈上,再找6的倍数,用△圈上,两个符号都有的就是了。

师:这种用符号标注的方法一目了然,是个好办法。

生:我是先找出6的倍数,在那个数下面点个点儿,再看是不是4的倍数。如果是,就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他们的办法都很好啊!谁用了这样的方法?

师:大家聪明,还有不同的吗?

生:(犹豫)我是想找24的倍数,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答案有48,可是12也对。恩有点想不明白。

师:你是很有思想的孩子。你说的这种方法很科学、简捷。不过,我们现有的知识还不够解决。既是4的倍数义是6的倍数的最小倍数应该是12,而不是24,为什么呢?别着急,我们很快会学到这方面的知识。

师:下面请你们猜一猜老师的年龄。我的年龄能被6整除,同时又是4的倍数,老师可能多大年纪?

[评析:练习设计既有层次,又有梯度,多样而有实效。游戏穿插在说、写、做的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教学环节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突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注重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还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时空,培养求异思维。]

四、总结收获,多元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的表现如何?你认为哪几位同学的哪方面值得你学习?

生:略。

简评:

倍数与因数这节课以笑话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一个伏笔。在教学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时,小步子、多重复地引领学生判断、分析、感悟、体会,深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此处,自学、讲解与发现交替进行,生生、师生和谐互动,摆脱了概念教学的枯燥乏味。在综合练习方面,教师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训练,而且多次穿插游戏式的练习。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反馈可以看出,练习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秦老师的教学风格,设计自然流畅、引入生动形象、训练深入浅出、评价适时巧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