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堂实录教学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数是怎么产生的
2、理解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3、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有幸来到卧龙镇中心小学和我们四(二)班同学一起上一节课,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很想和你们交朋友,愿意接纳我这个新朋友吗?
生:愿意!
师:谢谢你们!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请看大屏幕(实物投影事先做好的表格)
王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
女
身高
1.63米
体重
49.5千克
兴趣爱好
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0.5小时)
师:看清楚了吗?在这些表示我身高、体重、时间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有小数点
生2:都是小数
师:是的,象1.63、49.5、0.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我们以前在三年级的时候都已经初步认识过小数,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小数呢?
生1:超市里
生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
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对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来的?
生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
[评析]:(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的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小数的产生
师:通过测量王老师的身高是1.63米,你测量过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生1:1.3米
生2:1.42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
生:163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生:(窃窃私语)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
生:不能,因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评析]:(通过表示计量教师和学生的身高,让学生明白了小数的产生。)
三、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根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旁边写上1米,手指黑板)请看黑板,这是一根1米长的线段,王老师把它平均分成了十份,你知道这一份有多长吗?
生1:1分米
生2:10厘米
师:真不错,那你们能用米做单位表示这一段吗?
生:米
师:还可以表示成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真不错,看来你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那如果取这样的三份呢?
生1:3分米
生2:米、0.3米
师:这样的5份呢?
生1:5分米
生2:米、0.5米
师:象0.1、0.3、0.5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请认真观察,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呢?
生:
师:(老师提示)分母是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那这两个数你会改写吗?(出示三折卡)
4分米7分米
4/107/10
0.4米0.7米
2、认识两位小数
师:刚才老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一份是1分米,现在老师要把这每一分米再平均分成10份,一共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又是多长呢?
生:一共分成了100份,每份是1厘米
师:对,每份是1厘米,那用米做单位分数、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1/100米、0.01米.
师:这样的一份是0.01米.如果取其中的7份呢?
生:7/100米,0.07米
师:这样的23份呢?
生:23/100米,0.23米
师:我们也来给这样的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的小数起个名字叫?
生:两位小数
师:是的,象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的小数我们叫它们两位小数.那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师(出示三折卡)
7厘米56厘米
7/10056/10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堂实录 0.07米0.56米
3、认识三位小数
师:现在老师继续分,刚才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每份是1厘米,现在王老师要把这每一厘米再平均分成10份,现在一共分了多少份呢?每一份又有多长呢?
生:1000份,每一份是1毫米
师:每一份是多少米呢?
生:1/1000米,0.001米
师:象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三位数的我们把他们叫做三位小数.(学生和我可以一起说出名称了),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我们写成三位小数.
师:那6毫米是多少米呢?
生:6/1000米,0.006米
师:很好,分母是1000的分数我们写成三位小数,6毫米,我们就在6的前面添上两个0.写成0.006米.那这样的16份呢?
生:16/1000米,0.016米.
师:也是一样,要写成三位小数,我们在16的前面添上一个0.写作0.016米
那现在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分数可以三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4、类推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再继续把这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0份呢?每一份是多少米呢?
生:万分之一米,0.0001米
师:哇,你真是厉害!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0份,每一份写成小数是5位小数。那我把它平均分成100000份呢?每一份又是多少米呢?可以写成几位小数呢?
生:写成6位小数,0.00001米.
师:你们的类推能力真是非常的强,像这样(手指大屏幕),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补充课题:意义)
师:(问问学生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强调概念)
[评析]:(小数的意义教学时层次清晰,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100、1000..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分别是0.1米、0.01米、0.001米..同时利用自制的教具三折卡的练习,学生很清晰地建立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四、计数单位
师:那这几题你会做吗?(出示事先准备的口答题)
0.6里有()个0.10.9里有()个
0.23里有()个0.010.04里有()个
0.006里有()个0.0010.035里有()个
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并说明理由,为什么要这样填?
生:小声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
师:0.6里有6个0.10.9里有9个0.1,也就是有9个,所以我们说象0.1和,我们说它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板书把0.1和进行描红)
师:再接着看第3,第4个口答,
师:像0.01、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板书描红)
师:那么0.001和就是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板书描红)
小结: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可以写作0.10.010.001
[评析]:(通过做练习,学生自己得出了0.6里面有6个0.1,那0.1就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同理可以知道0.01、0.001分别是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快乐、开心,体会到了他们那种愉悦的心情,这比从教师直接讲解告诉学生效果要好很多。)
五、计数单位间进率
师:看这里,你知道0.1里有几个0.01?
生:10个(师在0.1和0.01里之间画一条弧线,写上一个10)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分米等于10厘米,所以0.1里有10个0.01
师:你真会观察,那0.01里有几个0.001?
生:10个(师在0.01和0.001里之间画一条弧线,写上一个10)
师:所以我们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评析]:(教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分米、厘米、毫米三者的进率入手,引导学生观察0.1、0.01、0.001之间的关系,学生很顺利的发现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就是书上第50、5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一看,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
师: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
师:现在请完成书上51页做一做的题目
生:
师:巡视,找一两个有错误的学生的作业订正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愿意说给我们听听吗?
生:自由的说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真的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合作的很愉快,谢谢你们!
[评析]:(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数学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让学生看书并把你认为重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从小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七:布置作业
第55页第2、3题
[总评]:
《小数的意义》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王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真正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
整节课教师没有任何的雕凿,之前也没有和学生预习,小数的产生、意义、计数单位等知识的教学都是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中形成共识。
2、教学层次清晰,目标明确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教学素材,上课伊始,教师以和学生交朋友为话题介绍自己,引出个人信息资料,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现表示教师个人信息的有关数据都是用小数表示的。由于教材上利用很多的版面来介绍小数的意义,阐述得比较具体。接着教师利用米尺直观的演示,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通过米与分米十进制的关系,由分数过度到小数,减缓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加上学生有条理的描述和教师精练的板书,强化了重点,有效的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3、练习设计合理,自制的教具使用效果好。
教学时,教师紧紧抓住小数的意义设计练习,利用三折卡突出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
此外,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如:哇,你真是厉害!你们的类推能力真是强),在教态和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等方面,都做得挺好的。是一节朴实而又生动的数学课,受到了当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检测试题9
七年级数学上册周练检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测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课时练习题5
七年级数学配方法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关系检测题1
七年级数学分式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3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检测题2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检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分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比零小的数课时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4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课时练习题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检测题3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课时练习题4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1
七年级数学简单的图案设计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6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4
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课时练习题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