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苏教版第一...

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

4、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口头交流,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

后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的分类。

[学生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而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在此之前不过上了三、四节数学课而已,他们对分东西的事情又有多少体验呢?课堂上怎样才能让他们兴致勃勃而又能理解分类的思想呢?因此,我决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一番调查了解。通过与小朋友做游戏、对话交流发现:我们班级48名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整理玩具、物品的体验,但是能在平时生活中主动整理文具和学具的不到四分之一。并且,孩子们对物品的分类只是限于平常的生活经验,如:到超市买东西,营业员会把吃的放一个袋子里,用的放一个袋子里等等,还没有上升到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有的小朋友只能按一定的标准将物品分类,但是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因此,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如下: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用小熊奇奇一天的生活、游戏的故事情境将新课和习题串联起来,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本节课上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自身积极投入的情感和态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多样性要求。

[教学过程]

一、在故事中让学生进入学的情境。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好吗?

学生兴高采烈地说:好!

课件展示:在森林学校里,小动物们放学了,小熊奇奇回到家做完作业,各种学具、文具杂乱地放在桌子上,奇奇正拿着橡皮和小刀朝学具盒里放呢。(此时画面定格)

师:小朋友,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啊?

生1:小熊,你放错了!

生2:小熊,橡皮和小刀应该放在文具盒里!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熊谢谢你们的提醒啦!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帮助小熊奇奇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了自己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

(二)学生操作,探索方法

1、自己动手,寻求分类策略。

师:小朋友们平时也会遇到和小熊一样的问题:写完作业后要整理用具,平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积极举手想要发言,教师指名几人发言。)

师:小朋友桌上有和小熊奇奇一样的物品,请你们互相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2、交流反馈,形成分类策略。

(1)课件中传出小熊着急的声音: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快点告诉我,让我也早点把这些物品整理好呀!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展台上操作,汇报本组是怎样整理的,汇报后集体评议。

(3)多媒体演示小熊的操作,小熊一边操作一边说:噢,现在我知道了,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文具盒里。谢谢小朋友教给我的好方法。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熊在你们的帮助下,学习用品整理得多好呀!以后在家写完作业,你们也要像今天一样,自己动手整理物品,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帮助动画中的小熊解决遇到的难题,符合一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好表现、爱帮助别人的心理特征。由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分类方法,在介绍的同时将本组的分类情况在实物展台上充分展示。其他各小组成员自由评价,可以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目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在情境中让学生掌握分的标准

1、想想做做第1题。

情境创设:(动画展示并配音)小熊奇奇刚整理好桌上的物品,就听到有敲门的声音,它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好朋友们来啦!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好朋友。(课件:大森林里许多动物依次出现,最后定格为一幅画面:鱼、小狗、白兔、青蛙、海狮、鲸、小鹿、螃蟹、猴子、松鼠、虾和小鸟)

师:你能说一说,小熊的朋友中,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吗?

学生回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你想把这些动物怎样分类呢,请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寻找不同的分类方法。反馈时适时表扬。

[设计意图:用学生十分喜爱的动物录像,将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动物王国,让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如何将画面中的所有东西分类,学生的思维开阔,能按自己不同的标准分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道理,都是正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用鼠标拖动小动物,初步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2、想想做做第2题。

(1)情境:熊妈妈对小熊说:客人来了,快点把你的小桌子整理整理,把玩具拿给小客人玩。小熊高兴地说:好的,妈妈。(课件呈现:小熊以及它很乱的小桌上摆着面包、牛奶、梳子、茶杯等等。)

师:小朋友,桌上的东西要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我们和小熊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分类。

(3)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3、想想做做第3题

情境:(动画:小熊把桌上的物品分别装入两个袋子里,高兴地说:好啦好啦!现在可以玩玩具啦!画面呈现出第3题的玩具图。)

(1)师: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生:飞机在天上飞,车子在路上跑,小船在水里行驶。

师:你说的真好,请小朋友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学生操作课件汇报分类方法,学生正确分类后,多媒体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熊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熊的好朋友,请看(课件出示:第4题的水果、蔬菜。)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呢?

(1)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有几种分类策略。

(2) 根据教师观察,选择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展示。

(3) 展示结果后,学生自评:你认为他们组这样分类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到前面指着分类结果评说。)

生1: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让我看得很清楚。一边是水果,一边是蔬菜。

生2: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也可以,一边是红色,一边是绿色,葡萄是紫色,他们这样是按颜色来分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几个练习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者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分实物、分学具、分水果卡片,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在实践中让学生拓展用的范围

1、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超市买的东西时,吃的放在一个袋子里,用的放在另一个袋子里。

生: 放学站队时,坐公交车的站一队,走路的小朋友站一队。

生:学具盒里,三角形放一起,圆形放一起,正方形放一起。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就有好多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的森林旅行也要结束了。我想分别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当司机,开车送大家回家好吗?

师:你们商量一下,自己想上哪辆车,为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代表发言。

师:小朋友们一定要按要求上车,千万别上错车哟。

(学生排好队后,做出开车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选出男、女两名小司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商量:应该按怎样的标准分别乘坐两辆车呢?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再次体验到分类思想的应用,并且再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依依不舍地在分类游戏中结束本节课。课虽尽,趣正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