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青岛版第三...

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通过我们之间短暂的交流,张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机灵,思维敏捷,能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我真的非常喜欢大家!为此,我特意为咱班4个小队准备了几颗小星星,要奖给大家。看!你知道把这8颗星星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个小队能分几颗吗?

生:2颗。

师:2颗,怎么算的?

生:84=2颗。

师:你能说说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有8颗小星,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个小队分2颗。

师:(贴到黑板上)小星星代表着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会观察、会思考,今天这节课你能做到么?

【评析:借助奖励小星星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后面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伊始,就使学生以愉悦的状态投入整堂课的学习中。】

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出示情境图)阳光明媚的一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举行野营活动,大家在野外尽情的游玩,四个好朋友约好午餐时要共同分享带来的食物,瞧!谁来说一说,他们都带了哪些食物呢?

生:有9个面包、10碗方便面、12根火腿肠、14个橘子、11瓶矿泉水、13个香蕉、15个苹果、18瓶酸奶。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2: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碗?

生3: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4:12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根?

【评析: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成果,体会数学交流的价值。本节课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个问题,再看到了众多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从而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三、 动手操作,认识余数

1.解决分面包的问题

(1)棋子代替面包,分一分。

师:那我们先来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这4个小朋友,好吗?

生:(读题)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么分呢?

生1:算一算。

生2:用棋子

师:大家用手中的棋子代替面包,想一想,要准备几颗棋子?怎样平均分?好,听清要求:请你用棋子摆一摆、分一分,并且将你们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之后请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

(2)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明自己的方法:

生1:一人一个,一直到分到还余下1个,每个小朋友分了2个,还剩下1个。

生2:每人2个,还剩下1个。

师: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了几个面包?还余下几个?余下的一个该怎么办呢?还能继续分吗?

小结:(课件)看来,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2个面包,还余1个。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棋子,感受余数的产生,发现生活中的 余数现象,为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比除数小奠定基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 (3)尝试列算式,认识余数。

师:你能把刚才分面包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尝试列算式,师巡视,搜集了3类做法:

①94=2*

师:先来讲讲你的想法吧。(生答)看了这份作业,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提出质疑)这样写不合理。

②94=21

③94=2余1*生汇报。

师:感觉如何?比较②③这两份作品,你更欣赏哪一份?为什么?

生:第②份,因为这样更简便。

【评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动手分棋子的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具体含义。】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个面包,(板书:94=2(个))为了表达的规范,数学上统一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剩余(板书)。余下来1个(板书:1),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除法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生:余数。)

(4)学习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以及读法。

①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其他成员?(生:被除数、除数、商)还有一位新成员余数。

②师:在这里,被除数9表示什么?除数4表示什么?商呢?余数呢?

生:9表示9个面包,4表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表示每人分2个面包,1表示还余下1个。(指名回答)

③师: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生尝试读,个别读)

④师:那,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生: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2个面包,还余下1个。(指名回答)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分面包的过程,弄清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分10碗方便面。

①师:9个面包同学们分的可真好!你们能再帮他们分分这10碗方便面吗?同桌合作。

②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生:我们用了摆棋子的方法,把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碗,还余下2碗。

③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

④师:算式怎么列?

生:104=2(碗)2(碗)

⑤师:有问题了,商2余2,这里的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商2表示的是每人分得2碗,余2表示的是还余下2碗。

师:那10表示?(指名回答)

生:10表示10碗方便面,4表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表示每人分得2碗,余数2表示还余下2碗。

师:说的很有条理,太棒了!

【评析:学生通过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互相交流分棋子的方法以及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分其它的6种食品。

刚才我们帮四个小朋友解决了把9个面包和10碗方便面平均分的问题,他们可高兴了!

下面我们就继续同桌合作,把余下的食物分完吧。听好了,选择其中一两种食物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分一分。想一想,如果不用棋子,你会这样分呢?想不到的,可以借助棋子,并且将你们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生同桌合作,分余下的食物)

汇报交流:

生1:我们用了摆棋子的方法,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2瓶,还余下2瓶。算式是114=2(瓶)3(瓶)

生2:我们用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先画了15个苹果,又圈起来,1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个,还余下3个。算式是154=3(个)3(个)。

生3:我们分的是12根火腿肠,这个没有余数,所以,很快就算出来了,124=3(根)。

生4:我们用了画一画的方法,13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个,所以每个圈里画了3个△,还余下一个,就又画了一个△。算式是134=3(个)1(个)。

生5:我们分的是14个桔子,没有摆棋子,我想三四十二, 14和12相差2,就是余下的2个桔子。算式:144=3(个)2(个)

生6:我们分的是18瓶酸奶,4个4是16,每个圈里填上4,18和16相差2,余数是2。算式是184=4(瓶)2(瓶)。

【评析:在这一环节,有的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同时,也遵循了学生在学习中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四、观察分析,探究规律

1.观察思考1(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① 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各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② 生观察,(必要时,看暗示、启发关注除数与余数的比较)

生1:我发现了除数都是4。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2:因为是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是除以4。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生3:我发现余数是1、2、3都比除数4小。

师: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老师把它记下来。(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③ 师: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 生:不行,那样的话,还能继续分。

【评析: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中的各个数,自主发现余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提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让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深刻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观察思考2(引出课题):

94=2(个)1(个)

104=2(碗) 2(碗)

114=2(瓶)3(瓶)

124=3(根)

134=3(个)1(个)

144=3(个)2(个)

154=3(个)3(个)

184=4(瓶)2(瓶)

师:看,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真是很了不起!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很快就会有新发现了,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手势引导)

生:我发现有的有余数,有的没余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没有余数,正好分完;有的有余数,没有正好分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评析:学生根据实践经验思考、感悟数学,既实现了思维的理性提升,又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应用拓展,巩固提升

1.刚才同学们帮四个好朋友解决了问题,可还有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问题,你想继续帮助他们吗?我把小朋友的问题都收集起来了,请同学们帮小朋友做一做吧。

□□=□( )□( )

□□=□( )□( )

【评析:通过创设小兔分蘑菇、猪八戒运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表示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认识了余数。

生2:学会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生3:还知道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善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总评:

本节课以情境贯穿全课,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了余数产生的过程,对余数的意义、除法的横式中各数的具体含义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并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很好地把握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