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4年小学数学毕业检测试卷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2014年小学数学毕业检测试卷分析一、 命题分析:分析命题的目的、考查重点及命题形式。
本试卷考查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点,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较难易、较易的题量比例合理。题型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图形、解决问题。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于实践等教学内容,唯一不足是不考查到统计与概率。分别从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目标考查不同学生的学识水平。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安排卷面设计。本试卷全面考查四、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考查①小数、整数、分数四则混合计算②分数应用题③圆、圆锥的知识④长方体的计算⑤比、比例、方程的知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题号
题型
分值
平均值
得分率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一
填空
20
二
判断
5
三
选择
5
四
计算
30
五
图形
10
4
38﹪
1:①不用半径的平方计算②用直径不除以2,直接平方计算③求出整圆面积时,又不求出半圆面积④用体积单位表示面积。2: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混淆②求出侧面积当作整个圆柱的表面积③计算小数时小数点点错位置④3.14乘几的得数不熟练。⑤步骤安排混乱,没有层次。
六
解决问题
30
三、教学情况分析1.教师工作状态:
﹙1﹚教师竭尽所能,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充分发挥潜质教学相长
﹙2﹚教师竭尽所能,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不配合,不用功。
2.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1﹚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精要,掌握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2﹚常规题型把握较好,一些变式的题型没有充分训练。
﹙3﹚对教材的弹性空间,把握不当。
﹙4﹚没有挖掘教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教师组织教学能力:
﹙1﹚对生成问题预设不足。
﹙2﹚关注学生不到位。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自身不足的改进。
﹙1﹚更新教学观念
﹙2﹚更新教学方法
﹙3﹚教学语言的训练和提炼。
2.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方法:
﹙1﹚注重计算教学
﹙2﹚把握各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3﹚注意题型变式的教学扩展。
﹙4﹚多教多练多小结。
3.预期的目标:
学生都能有不同的进步。
2016年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之实数
初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要点立方根
人教版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1)初一
初二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相似变换)
初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多项式的乘法)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第4课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初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要点轴对称图形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之代入法解方程组
2016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初一年级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平移
人教版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4)初一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之平行线及其判定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九章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相似三角形
2016年初一下学期第8章知识点
初一下学期知识点总结不等式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概率)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期中考试篇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之平移的条件
人教版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3):初一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统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10章要点之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4年初一重点数学知识点长方形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之平移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精编沪教版初二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的运算》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3)初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