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这节课知识点难吗?我觉得除了计算步骤稍多点之外其实并无太大知识障碍。可在今天的教学后我却倍感失败。
1、例1第二种算法教学失败。
教材例1共呈现两种不同的算法,第一种算法直接利用插图中的数据,而且还列出了算式,学生只需完成计算即可。第二种算法教材只提示了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列式则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由于这种解法梯形的下底、高都无法直接由图中得出,因此步骤较多。在教学中,我是引导学生们先分析得出第一种解法并正确列出算式后再开书完成填空,并根据方法提示,尝试写出第二种算法。殊不知真正需要我引导分析的却是第二种。课下与学生困生交谈中了解到其实在昨天预习时,第一种方法我都已经会了,但今天听您讲了第二种算法,我还是不明白。
我也困惑,当学生已经掌握既简单又易懂的方法后,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探索这么复杂的算法呢?没有动力的探索又能激起学生多大的学习热情呢?
【再教设计】
再教时我会先引导学生先分析第二种解法,并列出正确算式,然后再放手让学生探索还有没有更简洁更易懂的方法。
2、作业的格式教学失败。
教材列的是综合算式,我在指导练习时也是按教材格式书写的板书。但在作业中,我却要求大家都用分步解答。由于我的示范作用不到位,所以作业虽然正确率较高,但格式却是各具特色,很不统一。在这一失误中,让我常常体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实我要求学生用分步解答,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分步列式时是先写字母公式再代入求值,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面积计算公式,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列式出错。2、在考试中如果列综合算式,无论是写错一个数据还是少了2均视为全错。可如果列分步则不同,可以按步骤适当给分。(呵呵,有点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作祟)。
【再教设计】
要求学生列分步解答,那么教学时我一定要按照自己所规定的格式为学生作好示范,并向学生解释这样做的理由。只有当我的理由足以使他们信服,我的行为足以成为他们的表率时,我想推进起来可能会顺畅一些吧
困惑:当把图形变形后的列式该如何评价?
有学生将例2第二种算法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列式与第一种算法的步骤一样多,也只需要4步。即(5+2+5)(52)这种列式可行吗?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一般是要将若干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或相差)求的,那么这种经过转化只需用简单图形面积公式求的结果的方法可行吗?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上下前后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和几的非进位加法及相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4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和几的非进位加法及相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写法各排列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样多,多些,少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动物乐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5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认识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美丽的田园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美丽的田园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布置教室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左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掌握同样多、多些、少些4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加法游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加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小猴子请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