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是《人教版》内容第十二册4143页的内容。本节

课是在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内容。学习圆锥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锥体,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材是从观察入手,到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圆锥体的有关概念,体积计算公式从实践中认识,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演示,使学生认识圆锥体,掌握它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严谨、仔细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1)认识直圆锥并掌握它的一些特征。(2)圆锥体的体积计算。

2.难点:(1)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解答有关直圆锥体实物体

积。

3.关键:要充分应用直观教具和电脑,进行演示和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直观操作,突破难点。

在这节课中,充分运用实物让学生认识直圆锥,通过圆锥体的点,线,面,

认识圆锥体的底和高。发挥学生四人小组的作用,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直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2.运用电脑课件的动感突出重点。

圆锥体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圆锥体,把生活中

的锥形物体放在屏幕上(如小麦堆,漏斗等),运用电脑闪动形式认识圆锥体的底面,侧面,顶点,高。认识圆锥体积的大小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电脑屏幕显示操作推导过程,把静态转化为动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觉到知觉进行顺利的过渡。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维和创新意识。

在认识圆锥体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认识圆锥体的特征。在认识圆锥体的体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练习,启发学生做一些有创新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设计。

悬念引入。

首先让学生回忆近来学习了什么立体图形(圆柱体),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圆

柱体和圆锥体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圆柱体,说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提问:屏幕上还有一些什么图形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锥体,另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圆锥的认识。

(1)圆锥的组成。

①面。圆锥有几个面?哪两个面?[教师板书:圆锥有两个面(一个侧

面,一个底面)。]

②棱。提问:圆锥有几条棱?是什么样的一条棱?[教师板书:圆锥

有一条棱(一条封闭的曲线)。]

③顶点。提问:圆锥有没有顶点?有几个顶点?[教师板书:圆锥一

个顶点。]

④高。提问:圆锥的高在哪里?教师出示圆锥教具(电脑显示),把它一分为二,让学生观察,得出高的概念。[教师板书: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旁边(手示圆锥侧面)这个长度是不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几条高?(一条高)

(2)圆锥的特征。

①一个底面是圆形。

②一个侧面展开图是扇形。(通过电脑演示得到。)

(3)指导学生看圆锥立体图。

2.圆锥体积公式推导。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 (1)电脑出示木制圆柱体铅笔,用卷笔刀将前段削成圆锥后提问:削后

的这一段是什么物体?这个圆锥是由什么物体削成的?这个圆锥体和原来这段圆柱体底面积和高有什么联系?两个体积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发表意见)

(2)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玻璃容器和圆锥体玻璃容器。

①教师演示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并板书:等底等高。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将圆锥体容器里面装满黄沙后,往圆柱容器里面倒,

连续倒三次,圆柱体容器刚好倒满。

②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做倒沙子实验。

四人小组组长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发现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

么关系。

(3)提问:把圆锥里装满的黄沙倒入圆柱里后,沙占圆柱容积的多少?这样倒了几次后,才装满圆柱容器?这实验说明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提问:圆锥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圆柱体积公式:V=Sh,那么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公式应是什么?

(教师板书:V=1/3 Sh。)

提问:这个公式里,Sh是求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

3、公式应用。

(1)出示例1 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V=1/3Sh 板书后提问:1912是求什么?

=1/31912 如果不乘以1/3是求什么?

=76(立方厘米)

答 :(略)

(2)如果题目不告诉底面积,而是告诉底面半径是3厘米,怎样求圆锥体积。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略)。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3分米。

(3)底面直径12厘米,高是10厘米。

(4)底面周长31.4厘米,高6厘米。

2、

4

求下面各物体的体积。(单位:厘米)

12

9

5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题:把一个体积是6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圆锥体,掌握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解答有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说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

圆锥的组成: 计算方法:

面:(两个面) 棱:(一条棱) 圆柱体积公式:v=sh

顶点:(一个顶点) 高:(一条) 圆锥体积公式:v=1/3sh

例1 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

求这圆椎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略)

这板书简明扼要符合大纲要求,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展现出承上启下、循序渐近的过程,围绕着圆锥体的认识和体积计算,概括出了明确的中心。

五. 几点说明。

根据直观性原则,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小结,认识圆锥体和体积计算公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运用所学的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近地布置一些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