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说课稿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十二册比例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中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数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生点、难点
正确判断题中数量成何比例,根据相等关系等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小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的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题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已经接触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有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
答:再引导运用新知做这样用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后问:这道题里有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
三、新课小结
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关键?
四、练习提高
1、基础练习
2、判断说理不解答
由学生打手势表示,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增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把握学生学习的效果。
3、变成练习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学过的归一、归总应用题分别是哪种比例的应用题。
七、效果预测
本节课学会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学会判断这两种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问题)》导学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10篇)
小学数学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课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物体位置的确定》知识点示例
2017年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相反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探究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学习要点【第15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2016)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2017年2016中考数学有理数考点复习(汇总)
2017中考数学一模测试卷(含答案)
2017年小升初数学排列组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为你分享史上最全的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打细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实现研究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导学案
小学数学名师教研随笔 选择,促学生个性化发展
2017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6年高一数学暑假作业练习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