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烙饼问题》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烙饼问题》说课稿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主要是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让学生初步形成优化的思想,并能用此思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3个饼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材的主题图是呈现妈妈正在烙饼,并且说出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强调只能烙两个饼相当于只能烙两面为后面学生理解放满做好铺垫。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容易解决的。所以在这里我就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如果给全班每个人多烙一个饼,最少烙几次?让学生体会到饼太多,比较复杂,从而让学生有从简单入手的需求,更好的引导出一个饼,两个饼等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
2、思考讨论,小组合作:
根据学生化简思想,引导出两个饼最少需要烙几次?通过学生反馈比较烙2次和烙4次的区别,让学生体会为什么烙2次的方法好,感悟放满,不浪费。知道放满就是每个锅一次要烙两面,初步感知面数与次数的关系。
而后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思考,烙三张所用的时间。这里的如何尽快的烙三张饼,也是本节课的中难点。同样通过学生反馈比较烙4次和烙3次的区别,体验为什么烙3次就行,怎么烙的。再次感知面数与次数的关系。但有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可能还只浮于表面,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这时,我就在这里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讲解的方式,通过让他们自己去动手摆一摆,说一说的方法,来体会共需要几次。通过不断讨论学生进一步巩固寻找最优方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适当时候进行提醒,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3、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通过烙4个饼 ,因为我每次烙都是放两个,放满的,没有浪费过,4次是最少的。让学生知道要烙最少,必须做到什么。通过出示10个面,探究计算方法:102=5
面数最多烙几面=最少的次数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数跟次数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在这次教学中,主要运用小组合作讨论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时优化思想的应用。
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
有效利用数学教学中隐性的学生资源
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的重要性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试谈转化数学学习后进生的策略
让教学环境成为课堂的“强磁场”
精编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走出题海误区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
2016学年初一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整理(数学篇)
打造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法研究
转换分析问题角度加强数学思维训练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
1998年全国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评析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从分形理论到班级整体学习力
演练法的教学特色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也谈“用简便方法计算”
数学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国际初中学生数学和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解析2016高考数学试题: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实际应用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测试卷
从一个土豆大小谈起
打亮学生的数学底色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