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一、说教材。
《加减法的验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册第二单元第27-28页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借助购买物品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展开探索并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因为验算的本质就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因此本节课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因此把加法验算和减法验算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学生.
学生刚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很熟悉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估计掌握验算的方法不是很困难。验算的书写格式、关系的表达可能欠缺。这些地方需要老师关注和细化。
三、说目的.
基于以上考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 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
2.学会对加法减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3.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验算的算理和书写格式。
四、说流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主要主要介绍两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
通过两个题组的口答,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简洁地表达。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安排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在购物的情境中,体验验算的产生。
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找得钱对不对?。怎么才能知道找的钱对不对呢?要想知道找得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第二层:探索验算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完成,小结方法。
第三层:小结,不管用哪种验算方法,只要能检验出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
五、出现问题 。
在验算教学中,大部分孩子们掌握了加减法的检验方法,会用多种方法验算,并能表达清楚。
1.个别学生验算的书写格式没有掌握,只写了计算或验算竖式。
2.抄录原竖式中的数据作为验算结果,使得验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体验验算的产生时间很久,是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还是在学生出现计算问题中体验,可能后者更符合学生的需要。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知识点(人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备考系统抽样知识要点
一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几分之一教学计划
2016年高考数学解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精选小升初数学应用试题综合训练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加法同步检测题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叙事 公开课让我成长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概念知识点整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课后练习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认识100以内的数》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和数的运算方法数的互化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答题策略和技巧
五年级数学下册空间图形知识点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长度计算课后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与代数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的总结
2016年高考数学提高分数的攻略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专项试题测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方程、代数与等式
怎样做好2016年高考数学的压轴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整除概念汇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