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北师大版数...

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铅笔》

【说教材】

《数铅笔》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0内数的数数、比较及加减运算,对20以内数的组成也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教材安排了数铅笔这一情景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并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情,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通过数实物、表示结果、圈一圈的活动,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优化算法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自主建构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

课前准备:

1.学具:小棒100根。

2.课前调查活动: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的操作中启迪思维,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体验数学,体现自主探索的优越感。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性,初步渗透数学的生活性。

【说教学流程】

一、检查课前调查并复习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我想问问小朋友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教学预设:学生说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现在请你们四人小组里面互相说说你发现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并且说说这些数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巡视指导)。

[教学预设:学生能说出类似我家有8盆花,8只有个位,是由8个一组成的;这栋楼有16户人家,16的个位上是6,十位是1,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20以内数的组成进行复习,对新课进行铺垫。]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的物体的个数超过了20个,你们还会数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学习新课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

(1)师:这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数小棒的方法。

[教学预设:1根1根数;2根2根数;5根5根数;10根10根数等,此时就让全班学生接数。对每一种数法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内合作数数,了解数序互相提示、检查。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交流感受数法多样化。]

(2)优化数法,练习10根10根数,边摆边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 师:你最喜欢哪种数法?为什么?

[教学预设:10根10根数,因为最快。]

那我们也像那个小朋友一样,10根10根数,并且我们利用带来的皮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通过对比几种数法,体现以10当一的优越性。]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1捆是10根小棒,那么10个一就表示1个什么?2捆小棒表示2个什么?5捆,8捆又表示什么?数一数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十和一]

(3)学生跟着老师在一次十根十根数100根小棒。并用皮筋把10捆捆在一起。

(4)明确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百。

2.圈一圈,数一数。

数P2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到数点子,从规则排列地数到混合排列的数的过程。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引导学生十个十个地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游戏:接力赛

教师说清游戏规则:两人做游戏,一人说出3个有规律排列的数(如34、36、38)另一人接着按规律再数出3个数。

4.练习5(开放题)。

[设计意图:主要体现几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游戏的形式巩固练习,让学生不觉得累;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体现数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四、总结:谈自己本课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让学生在自己操作中去体验数学,发现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对比,优化数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有益的尝试,优化数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对于多种数法出现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哪种数法?为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数法,选择合适自己的数法。通过优化数法,大家觉得10个10个数比较好后,自然的就引入到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环节。并且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十进关系。在练习中,我注意由易到难。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巩固,还安排了开放式题目,让基础知识得以升华。并且我没有死用教材,把书上的按规律填空,改成了以做游戏的方式出现,这样符合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在愉快中教学。在课后,我感觉班上的孩子基本能掌握几种方法数数,但对十进关系,有的孩子掌握还不是那么很好。我感觉新教材的编排给了老师更大的思考空间,看来老师要花的功夫还很多很多,我会为之努力,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学有所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