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数花生》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数花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位《数花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课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课。
【说教材】
教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数。
从学情分析,数数是学生普遍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所以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并非完全陌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数就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感到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数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
【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识规律等特点,我在教法运用上努力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既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四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实物教学。
【说教学课程】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部分拟分一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即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全课小结。
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
首先,师生谈话;接着由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课题,既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一个一个地数花生。
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塑料袋里装的花生。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数花生》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数花生》说课稿 这一层次旨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花生,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个层次换一种方法数花生
我为学生创设了数花生的情境(如用投演演示)
,我先两个两个地数,借此引导学生数花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等等
第三个层次组织交流
这一层次,我放手让学生介绍了数花生的多种方法,同时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反馈,巩固的目的。有效化解难点,也为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
我说:在刚上课时,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数花生,现在老师说一个数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数花生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生一起玩个对口令的游戏。
通过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节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并且有哪些新的收获?
【说板书设计】
数花生
一个一个地数
两个两个地数
简练的文字起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二数学圆的复习
海淀区高三理科第一学期期末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27
高中数学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课件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5课时不等式的解法
高一数学课件四种命题(3)
2010年湖南高考数学第一轮幂函数的定义复习课件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期末复习高一数学试卷一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数列的综合问题与数列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B版
高中数学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课件
高二数学期中复习(1)《解三角形》
高二单元试题之九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浙江省北仑中学2012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数学理试题(B)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十月月考试题
高三数学课件:导数的应用
高考数学失分点之立体几何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线段、射线、直线 复习课件
高二数学9.9.2棱锥(1)课件
2012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等比数列》
2010届贵州清华高三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及答案
2007年4月份百题精练——数学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3、4课件
高一数学第二册(上)参考答案
高三数学滚动练习6
高一数学数列应用2课件
2011高考数学单元复习训练等差数列
2012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数学椭圆双曲线单元检测题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练习(5)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