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高的过程。
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问: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字母公式为:V=a
教师提示: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
三、议一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V=Sh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板书设计: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a3 V=Sh
中考倒计时:名师为你打造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中考数学教你检验答案11招
中考数学高分"四步走"
主动转变方法巧学数学
似曾相识的题要注意异同 2008中考夺分实用技巧
初中数学课程 考试的区别有哪些?
2008年中考数学,锁定“三轮复习”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及备考
[数学]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冲刺“三步走”
名师支招:新学期初三生找准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的七大高招
宁波:数学名师评点今年中考试卷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答题先易后难
如何有效地解答初中数学题
专家传授中考数学10天冲刺策略
2009年中考数学预测与复习策略
备战中考:给心理增加“营养”
中考备考的12个必备的好习惯
[数学]中考数学备考:围着“双基”转
揭秘初三生2012年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如何做好学习计划
专家教你初中数学“五要五先五会六到”
中考数学复习法宝——总复习策略
解读08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初三生:如何应对第一次数学月考?
如何判定中考数学三角形相似
中考问题解答 数学:基础是关键 细节是重点
中考数学名师指导:考场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