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

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大家先看一段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报道。在这次演习中,为了考验两国部队的临时应变能力,中俄军事演习前几分钟突然要改变作战计划,总指挥需要尽快通知7名司令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二、探究方法,逐步优化

1.观察思考,示范引导。

提问:假设由总指挥打电话一个一个通知(7名司令员),同学们想一想要多少时间呢?

观察思考: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图把这个通知方案表示出来了。(屏幕显示下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示意图,说一说大、小长方形各表示什么?斜线上的数表示什么?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师:大家都知道在战争中时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情况十分紧急,总指挥需要尽快把改变后的作战计划通知到每位司令员,按刚才的方案,如果每分钟通知一位司令员,需要7分钟,太慢了。你能不能帮总指挥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1)独立思考。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

(2)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通知方案。

②推出小组中自己认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③小组合作摆出这个最佳方案,并用学具在斜线上标出通知时间。

④在小黑板的右上方写出这个方案一共需要的时间。

(3)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在学具板上进行方案的交流、讨论、设计。

 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台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

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

(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

方案二:最优方案

 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

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

①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

②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

③电脑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

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

看图推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①如果再给1分钟,接到通知的又有多少人?

②4分钟时接到通知的总共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的共有多少人?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1.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个最省时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规律呢?(电脑演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下表:

(1)填表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各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5)(师生)用算式表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和时间的关系(填空)。

第1分钟(2)人;第2分钟(22)人;第3分钟(222)人

(6)运用规律,快速抢答: [+小学教 学设 计 网_www.xxjxSj.cn_}

a.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要通知31名战士最少要几分钟?50人呢?

b.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第7分钟时共通知了多少人?

 2.应用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了打电话中倍增的规律,这个规律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

刘明是一个推销员。有一天,老板要求刘明在10分钟内打电话通知国内120个代理商向公司总部汇报营销情况。按每个电话1分钟计算,传统打电话的方式要用120分钟,可刘明却在10分钟内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小东是一个业务员。有一天,他帮老板谈成了一批业务,让公司赚了200万元,老板很高兴,要奖励小东,让他提个要求。小东说:我的要求不高,您只要从现在起第一个月给我1000元的奖金,第二个月2000元,第三个月4000元,如此递增下去,连续奖我10个月就行。老板一听,要求不高,就答应了。你们知道第10个月要奖励多少元吗?

3.体验交流。通过对刚才两道题的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知道了哪些学习和研究方法。

2.还有哪些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

一、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有时间动手,有时间讨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二、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实践证明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在比较、交流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

三、预设与生成间的矛盾

每次课前我总会认真的去备课,但课堂上总会有生成,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今天的课堂也不例外。课刚开始,学生洪就想出了最节省时间的方案,我不打算回避,,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讲,可是这样一来一般的方法就没有展示,需不需要回头呢?这样一来时间也非常紧张,于是我立即调整教学,舍去了那一部分。有得必有失,在课后的交流中,有同事建议我应该再多展示些学生的方案。哎,预设和生成永远也划不上等号,但我想只有认真、充分的去预设,才能生成更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