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几个数的...

《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互质数的数学意义能够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练习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复习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温故例1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

12的因数:1、2、3、4、6、12。

30的因数:1、2、3、5、6、10、15、30

2、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知,把话题集中到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公有因数方面,并指导学生用课本中的集合图揭示12和30各自的全部因数。

重点思考: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应该填哪些因数?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反馈,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前言:两个数的公因数

二、新知探究

1、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讨论反馈自己的发现

(2)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由学生根据前面的探究过程,很自然地提出列举法

(2)介绍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板书介绍,并试求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试一试求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

16和24 6和12 7和9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再进行集体讲评

议一议: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在思考后明确:必须除到两商除了1再没有别的公因数为止

思考: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6和12、7和9这两组数,分析最后的结果为什么是6和1?

3、介绍互质数

(1)互质数的意义

(2)对互质数的探讨

质疑:互质数都是质数吗?互质数可以是怎样的两个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它能与别的非零自然数组成互质数吗?

分析:2和3 4和15 8和9 12和6 1和18 4和25

在学生议后,得出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有哪些。

并得出结论:可以是不同的质数(2和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是合数(4和15)两个都是合数(8和9)1和非零自然数(1和18)

三、练习深化

求下列各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0 7和9 18和6 31和3 38和57

可以让学生独立思才,哪几组数可以直接得出?

四、全课总结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互质数的意义能够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正确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正确判断两个数的互质关系。

五、布置作业

1、2、3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