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数学《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数学《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方向与路线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方向与路线的标准要求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两条。这些知识和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在原《大纲》教材中没有安排这方面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之所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要求,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如,在生活中人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环境里,必须要搞清楚城市或环境的方位,自己要去办事地点的位置以及行走的线路,这些知识和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第二,有助于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看懂线路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到该物体位置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根据城市或某个环境的简易指示图准确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要行走的线路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本套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考虑到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所以分两次来进行编排。首先,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六年级上册学习了比例以后,再安排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内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符合数学循序渐进的建构思想,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第1课时,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2、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1课时,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材根据火车站周围都有一些服务设施的现实情况,设计并呈现了一幅某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服务设施的示意图。首先,通过说一说: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让学生用已有的八个方向的知识描述平面图中服务设施的方向。由于在东南、东北方向都有两个服务设施,既: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方向,汽车站和招待所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南方向,这样就引出了怎样描述才能更准确的问题。接着教材抽象出以花坛为观测点,标出出站口、托运处在东北方向是有角度的教学图,让学生学习用角度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如: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托运处在花坛的东偏北40。同时介绍,通常都以北和南为标准,即: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50。这样设计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需要,另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规定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多样化的描述方式以及数学上的要求。最后,呈现了其他设施与北、南关系的示意图,让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准确方向。练一练中,设计了测量角度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练习。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图,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作用,激发学习平面图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第2课时,认识简单路线图。本节课在第一学段认识了简单公交线路图的基础上,选择了北京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示意图,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让学生整体观察路线图,了解有关信息,如:认识图例,了解1号线和2号线上都有哪些车站、1号线的起始站和终点站、1号线和2号线可以在哪个车站换车等等。第二,摸似出行。考虑到人们到北京都会去天安门广场的现实需要,教材提出了坐火车来到北京,从北京站坐地铁去天安门广场,怎样乘车?让学生认识乘车路线。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到北京想去什么地方,说一说如何乘车。这样的内容,不管对城市、还是农村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经验。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线路图。本节课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经历认识简单路线图的过程,了解路线图中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学会怎样出行和适应生活。教学时,要在学生看懂线路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以及乘车路线。另外,利用兔博士网站的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数学《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数学《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2、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一)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目标:
1、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
2、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读示意图
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
观察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有哪些服务设施?并交流
2、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同桌之间交流
3、教师提出:怎样描述出站口、托运处的方向才更准确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描述方向
1、让学生看18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2、看19页示意图,鼓励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方向。
练一练
第1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玉栋、南、西、北构成的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
(二)认识简单路线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线路图、用语言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
2、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过程:
一、读示意图
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
指导学生认识图例和1号、2号线路。
2、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观察、思考。
3、交流观察的结果。
二、模拟出行
1、从北京站到天安门怎样乘车?
让学生先思考,再交流。
2、你想去什么地方?如何乘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乘车路线。
三、练一练
高二数学棱锥教案1
高二数学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
高二数学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高二数学平面教案3
高二数学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
高二数学曲线方程
高二数学不等式复习讲义
高二数学棱锥教案3
高二数学不等式小结
高二数学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3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和概率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8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7
高二数学平面教案2
高二数学平面的性质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直线与平面2
高二数学棱锥教案2
高二数学棱柱棱锥的概念和性质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应用1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应用2
高二数学棱柱的体积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3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解法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6
高二数学概率与统计问题
高二数学棱锥教案4
高二数学棱柱教案3
高二数学棱柱教案1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2
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1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