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64-65的练习十二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的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课前研究:复习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注意在解分数方程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交流课前研究
2.补充:
分析数量关系:
(1)一桶油,用去了。
(2)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3)男生人数的正好是女生的人数。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看着第(3)个数量关系式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重点交流错例的原因。
2.练习十二第5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读题后理解题意,并找出等量关系:原来水稻每公顷产量=新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二第6题
理解10小时行了全程的是指10小时行驶的路程相当于全程的。也可以理解为已经行驶的时间相当于行驶全程所需时间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4.练习十二第7题
弄清是把这袋面粉重25千克看作单位1的。
第(1)题要求吃了多少千克,就是求25千克的是多少;
第(2)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这袋面粉的千克数=15
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
5.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比较两个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明确:第1小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第2小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列方程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还有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够的吗?有什么经验要向大家介绍吗?
四、作业:
课内:补充习题P46第3题;P47第3、4题。
课外:天天练P40
弹性作业:
1.直接写出得数。
2 = 3 3 = = 3 =
2. 解方程。
ⅹ = 18 ⅹ= ⅹ = ⅹ= ⅹ = ⅹ=
3. (1)一只书包65元,一枝钢笔的价钱是书包的 。一枝钢笔多少元钱?
65 =26(元) 答:一枝钢笔26元钱。
(2)一枝钢笔26元,是一只书包价钱的 。一只书包多少元钱?
ⅹ=26 ⅹ=65 答:一只书包65元钱。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3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4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2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比多少(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8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3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材分析(第1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统计》 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材分析(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