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质数和合数》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质数和合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数按因数个数进行分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三、利用课程资源: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
思考
一、激趣定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并且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想一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因数的个数是有限多还是无限多,每个数的因数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2、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互动一
自学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12的所有因数。
(2)汇报
学生说出1--12的因数。教师同时出示1--12的因数表。
(3)观察因数的个数,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
(4)从因数的个数中,我们发现因数的个数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还有的是三个以上的,那么,我们可以把0除外的自然数分为哪三种呢?(学生回答)师出示因数分类个数表。
(5)师明确概念: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叫做质数(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三个或三个因数以上的),叫做合数。
(6)讨论:从因数的个数看1属于什么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7)师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再次出示1--12的所有质数、合数和1。
从表中你能找出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吗?(学生回答)
(9)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几类?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为几类?(小组讨论并汇报,师同时出示汇报果)
(10)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2、互动二
出示教材第24页的例1。
(1)你能用已学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吗?(师生交流)师:如果用找因数的方法找100以内的因数,同学们都可以找,但要花很多的时间,那么,如何找更为简便呢?(师生交流)
(2)师:请同学们试着保留1和10以内的质数(2,3,5,7),划去2,3,5,7的倍数,再找出剩下的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并汇报)
(3)出示100以内的质数表。(全班齐读)
3、数学知识----分解质因数。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4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2)说一说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分解质因数的知识。
4、教师点拨:
(1)、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及寻找质数和合数的方法。
(2)、讲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图示分解法和短除法)。
(3)分解质因数的书写格式。
三、测评训练
1、填一填
(1)质数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在自然数1--20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所有的奇数都是偶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3、64、3、97、1、23、6、59、17、10、89、42。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论数学
小升初进重点中学 小升初家长必做的六件事
父母应该采取五个措施应对孩子考前的焦虑
小学数学试题-和差问题
小升初学习指导:小升初考试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2012小升初数学备考策略 总结应用题题型
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圆的认识
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课例点评:《因数和倍数》
小学数学试题:植树问题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关于创造教育的四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学会和孩子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美得存在
小学数学试题:差倍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艺术 有目的地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
如何辅导小学数学的学习
名师: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数学也可以画出来
数学15条杂谈
如何提高孩子口算速度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试题:相遇问题
2012小升初各科学习规划——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技能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感因素
家长如何辅导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常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