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公分母的方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学习、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进行通分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1、P115 .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 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3、通分的方法.
(1)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 口答填空.[课件5]
五、重点指导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课件7]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 .1
3,P117 .3
六、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七、家作
P117 .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课后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语文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心得 让练习课变得“美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数学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语文教案
《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小数吧六上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数学教案
数学吧六上册《求百分率》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之让学生学会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两步应用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实际测量》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如何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学会检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数学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加几》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一上册人教版《比大小》课堂实录及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我家门前的海》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一上《5以内的加法》课堂实录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的认识及9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优秀评课文稿
小学《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
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