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

《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再认识》教学实例一、 谈话导入、回顾意义。

在三年级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分数,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分数的知识,咱们一起来回忆回忆。

1,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并试着说出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意图: 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各自表示的意思。

2,拿出八支黄色铅笔的1/4,拿出八支蓝色铅笔的3/4。

意图:体会1/4和3/4的整体相同,但各自表示的数量不同。

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共同学习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回忆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准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探索欲。

二、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活动:全班分成六组,每组从铅笔盒中拿出铅笔总数的1/2。

意图:让学生体会1/2的拿法。

2,汇报:

1组汇报铅笔总数和拿出的铅笔数及拿法。

2组汇报拿出的铅笔数。

师:怎么拿出的铅笔数一样多呢?(因为铅笔的总数一样多。)

意图:发现拿出的铅笔数相同,原因在于铅笔总数相同。

3组汇报拿出的铅笔数。

4组汇报拿出的铅笔数。

5组汇报拿出的铅笔数。

6组汇报拿出的铅笔数。

三、探求新知、理解意义。

1、师:怎么拿出的铅笔数不一样多呢?(因为铅笔的总数不一样多。)怎么有的同学拿出的铅笔数多,有的同学拿出的铅笔数少呢?(因为铅笔的总数有的多,有的少)如果铅笔的总数发生变化,那拿出的铅笔数也就随着发生变化。看来铅笔的总数还是很关键的。

意图:发现拿出的铅笔数不同,原因在于铅笔总数不同。由于每盒中铅笔总数不同,因此铅笔总数的1/2就不同。对于1/2这个分数而言,由于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通过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在拿铅笔的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相同的地方?

六组同学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也就是说,拿出的1份是2份这个整体的1/2。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量也不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说一说

下面各图形的1/2,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意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也就不一样。即分数具体相对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四、练习反馈、提升认识。

⒈笑笑喝了她这杯饮料的1/3,淘气喝了他这杯饮料的1/3,谁喝的多?

意图:体会同样是喝一杯饮料的1/3,由于整体有可能不同,所以喝的1/3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2.强强喝了一杯饮料的1/2,妈妈喝了剩下饮料的1/2,他们谁喝的多?

意图:体会同样是喝一杯饮料的1/2,由于整体不同,所以喝的1/2的多少不同。

3.为帮助南方受雪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意图: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五、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学习方法上、学习能力上有哪些收获?有什么问题与不足吗?

意图:为了更好地促进今后的教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