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化简与求值》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化简...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年...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化简与求值》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化简与求值》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化简与求值》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2.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够熟练的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

3. 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教学难点:

1.会用语言描述化简的思考过程。

2.一个式子的多次化简。

【片断一】:化简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题:当a=65时,求7a+3a的值。(学生尝试自主完成)

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两种做法,分别请学生板演。

解法一:当a=65时,

7a+3a

=765+365

=455+195

=650

解法二:当a=65时,

7a+3a

=10a

=1065

=650

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1:第一种。

生2:第二种。

师:请说明你的理由。

生1:第一种只要按顺序代入计算,不要动脑筋。

生2:我认为第二种方法简便,因为第二种方法通过先化简后,再代入比较方便。

生3:反对,化简化错了就不行了,还是第一种方法好。

师:知识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如果化简知识学好了,当然用第二种方法算简便,如果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48a+152a,用第一种方法做方便吗?

学生在争论中达成了共识。

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争论辨析,旁征博引,从中感悟出最优化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片段二】:分层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可作一些代入数值的单项练习。例如,填空:当a=2,b=3时,3a+2b=()。

学生反馈:绝大多数学生都没问题,只有2人计算错误。

2.完整地让学生做一些题目。重点是先化简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并可引进负数的计算。如练一练的第2题,当b=5时,求2b-7b的值。

学生反馈:有个别学生没有注意化简,直接代入求值。

二、深化练习

3.可练习两问的应用题:第一问要求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第二问给出字母所取的值进行计算。利用复习准备题2,补充当t=350时,求共收款多少元?上半月比下半月多收款多少元?

再做练习十的第6题和第8题。

学生反馈:部分学生的格式存在问题。

巩固练习是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一种方式,学生掌握了新知后要进行多层次的练习,以形成技能和提高能力。这里的分层练习讲究练习的坡度和层次,既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中也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第三层次的练习目的是综合运用用字母表示数、式子的化简和求值方法的知识。在练习时,有些学生会把第二问中给出的字母的值放入第一问中,直接列出算式,而忽略了先用字母表示数的要求。我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并说明:用字母表示的是数,在代入式中进行计算后,得出的得数后面不要写上单位名称,到答句时再注明单位名称。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但部分学生还是会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今后还是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