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求 平 均 数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平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平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比平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16年夏季寒假数学作业测试题(初一必备)
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详解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说课材料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可能性》相关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初三数学上学期《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备课内容
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评课材料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片段教学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