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板书课题,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抢答练习: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6、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P53页做一做: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1)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2)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3、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4、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师总结。
24时计时法 教学设计
共5课时 总第27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5、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
6、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7、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
1、你知道教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教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4、5、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五、分层练习
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3.2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案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2
3.2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总复习
3.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案1
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统计 众数 1
2.5 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地面积 教案
2.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1.3 认识负数 整理与复习
3.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案3
2.1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1.3 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教案
1 认识负数 教案1
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数学广角 1
五年级数学下册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字与编码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2.3 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2
3.4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案1
3.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案
1.1 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案
1.2 认识负数的应用 教案
3.3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教案1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综合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数学广角 2
1 认识负数 教案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1
2.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