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乘法、除法 整理和复习设计
共8课时总第61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112页第2~4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估算,第2题用口算,第3题用笔算。)
(2)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P116-117页第1-4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一)》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6-2017高考数学数列题型讲解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计划沪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实际测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7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用字母表示数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测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数和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教学计划表青岛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数学思考》教学设计
青岛版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教学计划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模拟题(冀教版附答案)
《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
青岛版初一数学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计划格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