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为保证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生分析

对于学习本册教材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图案以及一些装饰都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般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空间概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剪、画轴对称图形会感到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正确画出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说一说,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学生能自己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美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1)能够在轴对称图形上正确画出对称轴。(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很快画出另一半图形。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模型、剪刀、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

1、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动物城画面,并配合音乐。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从里飞来飞去,一直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蝴蝶,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其实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

2、(课件展示飞的过程),老师说:一路上蝴蝶看了许多美丽的景色,有大桥、凉亭、花园、房屋、有的大门还贴着美丽的喜字呢。还看见了许多动物

3、老师说:小朋友们,它们美丽吗?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呢?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说: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是一家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 教学伊始,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配合优美流畅的音乐,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对称现象:(1)老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把你的发现与同组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2)学生讨论、交流。(3)老师: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4)全班交流,总结出对称的特征。(5)老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2、动手做一做,进一步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剪出一个来?生:想!(异口同声)老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纸和剪刀,自己剪出一个美丽的图形。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2)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呢?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分别放在实物投影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剪的。老师:有的小朋友剪出了非常美丽的图形,而有的小朋友剪出的图形为什么不漂亮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 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弄清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所以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剪图形,使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并产生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西师大版《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学具(双喜字、树叶、等腰三角形等实物图例)

a、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些图形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b、学生汇报。

学生1:我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很规则的。

学生2:我发现这些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学生3:我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两个部分能完全重合,而且图形展开后,中间都有一条折线。

4、老师小结: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把图形对折后图形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我们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形状完全一样。(课件演示:几种实物图形对折的特征)折痕闪动,让学生加深对称轴的印象。

5、让学生再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下来。

老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剪的?怎样画的?

学生1:我先把纸对折,画出了图形的一半,剪下来。把纸展开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形。

学生2:我的剪法和上面的同学一样,我画图形的时候,也先把纸对折,再展开,画出图形的一半,在折痕的另一半找出他们的对称点,一描就画出了一个完全的轴对称图形。

老师及时鼓励,并让学生指出自己作品中的对称轴,再画出来,以加深学生对对称轴的印象。

[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观察并动手做一做,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确对称轴的存在,加深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6、深化探究,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猜一猜,画一画。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下面的两幅图:

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他们只露出了一半身子,还不好意思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另一半吗?

(2)让学生尝试在书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 设计这道题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学,在猜中学,在玩中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苦学为乐学。]

7、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1)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课件展示)

(2)观察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

(3)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数学能够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1、完成书中的练习

2、折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的对称轴,有几条就折几条。

3、小小设计师:请你画出一个实际生活中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 练习设计由潜入深,有梯度。从实物图形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再让学生充当小小设计师,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在练习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全课总结:

老师:这节课你们上得开心吗?说说你最开心的地方。

学生1:我学到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会画轴对称图形。

学生2:我最开心的是与小伙伴们一起讨论问题。

学生3:我最开心的是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后我要当一名房屋设计师,把我们的家乡凌源建设得更加美丽。

老师: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有这么多的收获,想知道老师这节课最开心的地方吗?就是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你们的聪明才智,一起分享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祝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天天向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