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式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感知等量代换。
1.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
生:玩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拼一个材料中所给的长方形。请拼好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拼法。
(1)请你说说你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
生1:我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请学生上来摆)
(2)有不同的拼法吗?
生2:我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的。(请学生上来摆)
(黑板上展示两种拼法)
2.观察、思考、交流,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师:你们刚才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其实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种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师:如果老师想把那两个梯形替换成三角形需要几个,请同学们动手摆一下。
摆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生:我用四个三角形替换了两个梯形。
师:有不同答案吗?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对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梯形=四个三角形。
师:我们通过替换也得出一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换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在同学们熟悉的故事《曹冲称象》当中,聪明的曹冲就是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重量,
二:尝试解决,拓宽思维,应用提高。
师:老师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今天,数学王国正在进行一场数学大擂台,热闹非凡,同学们想参加吗?
生:想(大声地回答)
师:那么你们做好准备了没,我们马上要出发了。
生:好了。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轮的赛题,红红的苹果真好吃!从这幅图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1: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
生2: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
师;那让我们求的是什么呢?
生:2个红苹果=()个小苹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师:请同学们仔细算算答案是什么呢?做好的同学在仔细思考一下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师:请做好的同学把手举起来,有这么多同学做好了,来你说,是多少。
生1:12个。
生2:12个。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多少?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有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可以得出1个红苹果=6个小苹果。从而得出2个红苹果=(12)小苹果。
师:看来同学们这一轮比赛结果都不错,请看第二轮的赛题。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生: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这位同学读的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一题的。
生1:通过反复读题目,我发现菠萝既和苹果有关系,也和西瓜有关系。
生2:我只要求出2个菠萝=?个红苹果,就能求出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请同学们快点算一算。
师:这么快就算好了,老师请同学起来说,是多少。
生1:4个
生2:4个
师:那怎么来的呢?
生:我根据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求出了 2个菠萝=4个红苹果 .
师:非常棒!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一轮对的同学就相对少了,同学们还有信心继续往下赛吗?
全班同学大声回答:有
师:好,看第3轮的赛题,用那个同学愿意来读一下吗、
生1:= + =240,= ++ , 那么=(),=( )
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应该怎么做?
生:用三个小正方形相加去代换三角形,从而得出四个小正方形相加等于240,得出一个小正方形等于60,三角形等于180。
师:这位同学讲解的很好,你们的思考方法也和他的一样吗?无论你们怎么做,同桌之间互相讲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课:这节课快接近尾声了,在最后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等量代换的故事。(故事内容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教研计划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3
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体会篇
数学吧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课段复习总结
教师随笔之新教师培训的体会及建议
小学数学在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之名师别样理解数学教学规律
2015届新教师第一次培训感悟心得
新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德育工作总结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在小学数学评课时发言文稿
过一种阅读的生活——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后记
教师课后随笔《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教师感想随笔:不以成绩论学生
小学数学如何复习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论文鉴赏之:浅议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之教后反思
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师德师风学习随感
2015届新教师最新定海区培训心得
2014届新教师第四期培训反思文章
在变化的活动中体现数学课的美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文章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批改作业的技巧文章
教师随笔之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时刻反思文章
小学数学中的几种巧算数学论文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5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