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口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13-15页图示和例1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将口算除法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口算除法植根于生活情境中,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这就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以动手摆实物和问答思考题作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必要的梳理、归纳及讲清算理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理,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的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板书用卡纸、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168 366 648 405 203 1204
2、口答
60里面有( )个十.
800里面有( )个百.
150里面有( )个十.
3000里面有( )个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今年春节,天气很冷,我们每个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和运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请1至2名学生回答)
2、它描绘的是农民运送蔬菜的情境,赵伯伯承担运送黃瓜的任务。他说:我3次就能运完60箱。听了赵伯伯的话,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4、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算式)
5、要解决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这个问题,算式是603。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边说边板书:603)
7、你能根据王叔叔、李阿姨他们的信息各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题,说算式)
8、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003);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403)
9、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先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一)探究一位数除整十数例1(1)
1、同学们,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603等于多少吗?请把你想到的结果告诉同桌小朋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如果你不会做,那就请你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棒来分一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学生讨论、操作。
3、好,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603,商是
4、你是怎样求出这个商的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2至3名学生介绍不同的方法)
[应变预设
学生的方法大概会有以下三种,如有困难,教师应适当引导,最好三种方法都能呈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摆小棒:1捆小棒表示1个十,6捆小棒就是6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要分2捆,是20,所以603=20。
2、想乘法:因为203=60,那么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一定是20,所以603=20。
3、想除法:因为63=2,所以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603=20。]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板书:①63=2; ②(20)3=60 6 03=2 0 603=20
6个十 2个十
6、现在,我们知道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了吗?真了不起!同学们把自己提出的第1个问题解决了。在算603是多少的时候,用了这么多方法,有的是摆小棒;有的想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还有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二)探究一位数除整百数例题1(2)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口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1、6003等于多少?同学们先想一想。
2、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因为有603的基础学生应该很快想到:因为63=2,所以6003等于200或6个百除以3就等于200;想乘法:(200)3=60,6003=200)
3、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口算像这样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几道题。
出示: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804 4002 3005
(三)探究一位数除几百几十例题1(3)
1、看来新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李阿姨也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
2、该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03=
3、2403等于多少呢?好像挺为难的,那咱们就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开始讨论吧!
4、找到答案了吗?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板书:①24个十3=8个十;②(80)3=240)
[评析: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结果,再开展组内交流,最后组织不同算法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一自主宽松的探究过程;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目标能落到实处。]
三、巩固提高
做一做
1、(课件演示P15页做一做第1题)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1)聪聪的问题是什么?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一试。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2=
(3)要求402得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4)好!让我们一起告诉聪聪答案吧平均每间蜂房住20只。
(5)看!聪聪在谢谢你们呢!
2、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15页,做一做第2题,请大家开动脑筋,把答案直接写到书上,开始吧!(集体订正)
3、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数学书17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同学们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表现真棒!说说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完成教科书第17页第1、2题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在喜气洋洋的蔬菜运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借助小棒操作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表内除法),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回忆,并将它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2、注重情感交流,培养主角意识.
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老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合作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思维,大胆探索,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的力量。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2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总复习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2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提公因式法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分解因式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1
八年级数学函数的图象3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线段的比2
八年级数学几种图形的变换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2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