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经历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点掌握笔算的过程,理解乘的顺序以及每一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此外,让学生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的方法。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引导学生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学知识,或是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是对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激发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二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交流算法,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相关的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3.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
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笔算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旧引新
1.口算
2710= 3420= 2810= 2040=
54+3= 68+2= 23+2= 59+4=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1 9 2 8 3 4
7 3 2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设计说明:巩固前两节课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利于学生回顾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投影出示例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可能出现:
(1)订一份牛奶2个月要花多少钱?
(2)订一份牛奶一个季度要多少钱?
(3)订一份牛奶半年要多少钱?
(4)订一份牛奶一年要多少钱?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设计说明:为学生提供值得探索的问题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你能先估计一下2812大约是多少吗?同桌交流估算的过程。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2812的准确结果呢?(估计的过程为明算法作伏笔。)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
(1) 286=168,1682=336
(2) 2810=280,282=56,280+56=336
(3) 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2.竖式计算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3.归纳算法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板书:
2 8
1 2
5 6 (2个月的钱)
2 8 (10个月的钱)
3 3 6 (12个月的钱)
4.指导完成试一试
提出要求:交换12和28的位置让学生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
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习惯,养成验算意识。)
【设计说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后,提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且列出相应的算式。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再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对话、示范板书,重点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三、尝试应用,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2 4 6 2 1 3
2 3 4 1 7 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并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 想想做做的第3题。
学生找出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加以改正。
3. 想想做做的第5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题,收集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再解答。
4. 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全体学生进行竞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估算和验算对笔算的积极意义,同时也突出笔算过程的重要性。】
四、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资料链接] 铺地锦是我国明朝《算法统宗》里介绍的一种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7968,分别把79和68写在中间大正方形的上面和右面,然后两两相乘,乘积写在所对应的小正方形里(十位上和个位亡的数分别写在小正方形内上、下两个三角形里)。比如,69=54,十位上的5写在上面的小三角形里,个位上的4写在下面的小三角形里;89=72,十位上的7写在上面的小三角形里,个位上的2写在下面的小三角形里。三条斜线把大正方形分成四部分,把每部分内的数加起来,写在大正方形外面相应的地方。比如,4+7+6=17,在相对应的格里写7,向上面斜格里进1;5+2+5=12,再加上下面斜格进来的1,得13,在相对应的格里写3,向上面斜格里进1。将大正方形左面和下面的数连起来,5372就是所得的积。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算法初步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专题练习(附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强化应用题练习
2015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检测题:普查和抽样调查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同步试题
鲁教版初二上册数学课后训练试题: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之第五单元《二次根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二次根式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课后练习
2015-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概率知识点
六年级教学上册质量检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应用题同步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加减法》同步练习
2016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后感想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末检测试卷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二章复习要点归纳:整式的加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数学高考复习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专题测试(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课堂训练题
15-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复习:几何图形初步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期末评估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同步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