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笔算下面各题
21+46= 96-63= 39+18= 651-352=
2.师:小叮当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2)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想一想: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试着算一算你应付多少钱?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小数加法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a.0.8元=8角 0.6元=6角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数位对齐)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学习小数减法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2-0.6=)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96页做一做
学生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2.师总结。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0.8+0.6=1.4 1.2-0.6=0.6
《加减混合》评课稿 ——评数学组一年级刘老师研讨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简单的单位换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听课有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估算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