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教学内容:P2 P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1、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小树有多少棵?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
2、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学生完成本道题
4、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学生听算,写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20+20+20=60
2、203=60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将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课堂外及放学后进行。
学生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挂图
20+20+20=60 203=60(23=6)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卷8
八年级数学增收节支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数的开方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描述单元试题1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描述测试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描述检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检测试题7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描述单元试题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检测试题6
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检测题2
八年级数学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检测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1
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检测题1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达标检测题
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检测试题8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样本与数据的分析初步综合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检测试题9
八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对称轴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卷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