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什么是周长》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什么是周长》教后反思课后我对《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主要有:
1、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妙突破难点。
课的开始,以秋姑娘送礼物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通过画叶子的一周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引出了周长,为顺利传授新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课堂上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直接参与,无论是订帽子还是测量长方形的周长的设计都让学生在操作中既掌握了知识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在教学中,操作活动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边线的操作活动都是在引导学生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中认识周长,在比赛描两个长方形的活动中还渗透了一般情况下,相似图形的周长与它的大小有关。 订帽子活动中,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同,有的学生马上联想到利用线绳可以间接量头围,此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探究空间、思考方向,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强,方法灵活,满足了学生的创新需求。
在教学中,我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学生在描述周长时习惯用大小,都能不厌其烦的给予纠正,能及时抓住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通过反思,我也发现了在最初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1、课的开始,学生描叶子时有个学生的纸太小,叶子过大,所以叶子的轮廓不完整,由于黑板上的画较多,疏忽了,我在课后经过反思认为应该让学生判断这是不是周长,并及时点拨这不是周长,周长应是完整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周长的含义。
2、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线绳、软尺和直尺等工具去量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若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一环节,我想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周长的含义,该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新高考数学题型归纳斐波那契数列讲解
名师指导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压轴题解答技巧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与简单逻辑易错知识点总结
2016年秋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正弦定理测试题(新人教A版)
2016-2017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七大重点指导
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公式总结
2016-2017高考第一轮数学复习主干知识
学霸分享2017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建议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整理比做题更重要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数列要点讲解
高考数学2017第一轮复习反函数题型总结
专家讲解2017年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精选2016年二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人教版
最新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精讲:导数应用题型
2017届高考数学文科新题精选30题(含解析)
总结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前n项和数学公式
名师分析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排列组合题型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10大策略
名师讲解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十大攻略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余弦定理专题练习(新人教A版)
2016-2017高考数学专题练习:集合的基本运算
2016-2017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30题(含解析)
2016年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同步测试题
2017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讲解
2016-2017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应用举例例题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5大问题应注意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快速提分技巧总结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五大忌讳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