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五册《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五册《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P112P113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衣服、抽拉的数字卡片、写有数字的小球、盒子、答题纸等。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穿新衣服吗?(生答)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几件新衣服,请看:一件白色的T恤和3件下装,你们认为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课件出示衣服,生自由搭配)
师:象这样不同的上衣和下装搭配的方法数学上叫组合。(板书课题:简单的组合)一种搭配方法就是一种组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2件上衣和3件下装
①学生摆学具衣服,验证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②请生上来摆,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搭配的。
③再请生上来摆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④师总结:无论是上衣搭配下装还是下装搭配上衣,只要做到了有序的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⑤让学生再通过连线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搭配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点心的搭配
①让学生在答题纸上连一连。
②请生说出自己的搭配方法。
3、数字卡片的排列:
①学生两人一组,抽动卡片,然后把组成的两位数记录在答题纸上。
②学生上来展示不同的摆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五册《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五册《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4、通过摸球游戏出示例2
①师生通过摸球活动,让生感受到7、3、9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②让学生用7、3、9这三个数字,怎样可以知道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写在答题纸上。
③学生汇报所组成的三位数。
④总结规律
三、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的路线图
师:你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2、通过三人握手及照相活动,再次巩固新知
①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有三个同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请出三们学生)老师想给他们三位同学合影,做个留恋。先相互握握手吧。(生相互握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三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要握几次手?(3次)
②照相:给三人合影,交换位置再照一张
师:象这样交换位置排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呢?(6种)
师: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三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只握了3次,而三人合影,交换位置排列共有6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呢?(生思考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师:明年将要在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是是感到骄傲和自豪!请看(课件出示:习题)你们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下课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
三步应用题 ( 一 )(参考教案二)
笔算加、减法(参考教案二)
十进制计数法(参考教案二)
口算加、减法(参考教案二)
三步应用题 ( 二 )(参考教案二)
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参考教案二)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第七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含有几个小三角形(参考教案一)
小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小学七册数学计划和教案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
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参考教案二)
亿以内数的写法(参考教案二)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角形
小学数学第八册(人教版)
“小数的性质”教学预案
可怕的白色污染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
求平均数(参考教案二)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
连乘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