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在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利用一般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方法与过程: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和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过程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人设计教案时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特点:
一、故事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事向来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因此,根据课本插图,把摘鲜桃的情节让学生编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来到蟠桃园,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仙女们回来,想王母娘娘报告情况适时提出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由此引出连续几个0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结果等于0,又通过想一想:03=0,90=0,
00=0,紧接着学生又举出0()=0的例子,观察后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在这里我又设计孙悟空两手一共拿几个桃子?0+7个,和07进行比较,初步让学生感知0+7和07在意义上的区别,紧着在学生完成一组口算题的基础上,通过两组题05=0 0+5=5 和80=0 8+0=8,再次比较,使他们发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意义上的区别。接着又以老寿星散步的故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
二、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求寿星每天散步多少米?可以用估算,也可以用口算用,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时,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特别注意两个问题:1、与0相乘时怎么处理?2、十位上为什么只写进位2,(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
5 0 8
3
1524
另一种方法是分步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直接进行口算,从高位算起。
5003=1500
83=24
1500+24=1524
三、变式练习,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学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时,做一些相关练习,其中包括0和别的数相加,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比较计算。学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后,通过2078 和5023 的比较,再次让学生感受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并让学生掌握个位相乘不满时,一位数和十位相乘要用0占位。
教学反思:回顾整个课堂,应该说学生掌握情况还可以。我最满意的地方通过几次对比,使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了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在计算时才不会出错。不足的地方:口算方法,5038=1524,03=0这一步处理的有些过急,不应该擦掉,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不管多位数中间有没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数位上的每一位数。
七年级(下)数学第四章测试题
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五)
七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第一章期末复习卷1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二
七年级(上)数学试卷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初一数学文化素质测试试卷
初一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A卷)
七年级数学春季期末试卷
认识三角形综合训练
初一数学习题精选
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初中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初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数学试卷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二A
七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数学暑期补课数学测试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二B
初一上期数学单元质量检测题(二).
七年级(下)第四章《概率》测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
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
初一数学练习2
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初中初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春季期中考试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