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08学年第一学期中心小学数学教研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08学年第一学期中心小学数学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红梅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主要以数学课题研究为导向,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理论基点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将以教为本的基点转变为以学为本的新基点,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强调教为学服务。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了平台支撑,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探索研究所引起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积极的指导。
从任务学习理论来看: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孩子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它还跟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关,元认知知识中的个体元认知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上。高自我效能感学生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比,能展示出更高的学习策略,并能更多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监控。它还跟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小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定势的影响,往往先入为主的东西在对新知识产生作用的同时,有其积极的一面,即正迁移,但也有着负面的影响,即负迁移
★研究目标
1.学生的成长目标:
(1)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作业实现教学目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快乐。特别是教师要主动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错误,以实现一对一的即时纠错。
(2)使学生在平时的策略累积中,形成一种反思与纠错的素养。
2、教师发展目标:形成
3、课题成果目标:积累研究问题后所采取的改革策略;收集课题研究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相关案例;
★研究内容实、活、广
实:扎实。每次的课题活动扎实开展,落实到位,有计划、有目标。根据课题目前所研究的阶段进行有效的研究。如:本学期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教学的收集与积累。
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改变以往以上研究课、纯学习理论为主,采用课题活动专题性的形式,试着让几位教师就课题组织专题讨论(以小座谈会、小沙龙形式为主)
广:课题2007年1月就要结题,目前我们每个人的任务是对课题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工到位,面广而细致,将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整理并由组长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课题相关论文交流(鲍丽、陆萍、李国文);
3、教研组成员积极参加小数会论文评选;
十月份:
1、教研组研究课听、评课;
2、参加四城区会课听课课活动;
3、教研组成员积极参加区优秀论文评选;
4、个人案例及反思交流。
十一月份:
1、教研组研究课听、评课。
2、教研组沙龙活动(主持:俞);
3、课堂教学策略收集交流,并选择上传;
十二月份:
1、教研组研究课听、评课;
2、课题组成员分工整理相关资料;
3、课题组组长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组内交流、修改。
一月份:
1.新课题讨论会;
2.教研组活动总结
八年级数学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3
八年级数学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条件1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8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2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全等形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
八年级数学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1
八年级数学极差2
八年级数学分式基本性质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级
八年级数学极差1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判定3
八年级数学镜面对称
八年级数学线段、角的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数学线段、角的对称性1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7
八年级数学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1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