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 × ÷ -
÷ + 1- 3+
2、笔算。
+ - - + 12×5×2 24÷8×5
(生完成后,请生汇报运算顺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2、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问题。
3、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
(请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计算的?)(分数的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还可以怎样写?)
12× ×
=4×
=3
答:航模小组有3人.
孩子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独立解答吗?
(改变题里的条件与问题,让学生读题,分析条件与问题,找出解题的方法)
第一步求: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第二步求:气象小组有多少人?
算式:3÷ =4(人) 算式:4÷ =12(人)
综合算式: 3÷ ÷
=3× ×3
=12(人)
答:气象小组有12人.
(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练习
25÷ × 100× ÷ 24÷ ÷ × ÷
(生分组完成,完成后请生说出运算顺序)
生独立完成后小结。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57页的练一练1、2题。
小升初考好数学考试的五大技巧及方法
15-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青岛版)
(2015年)秋期初二数学第五单元考试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2015年-2016年)
2015年秋季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2015-20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之三角形的外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随笔 找出错误原因,提高计算能力
专家提醒数学记笔记莫入误区
2015--2016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之金属线
2016年小升初数论知识汇总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重点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练习题
2015-2016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多边形的面积同步练习
2016小升初数学经典应用题及答案
小升初甲乙粮仓的数学应用题
2015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试卷(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四个知识点——“数、行、形、算”
小升初数学数的性质和规律大全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
小升初应用题建筑材料的答案
15—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
2015小学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统计数学知识点
必修一高一数学第三章专项练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小升初数学甲乙丙三数之和的应用题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直线、射线、线段
秋期初二数学第五单元考试试题(2015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数学车床零件的应用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