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及作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就是运用坐标这一量化工具表达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为研究平面中的距离、垂直、角度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把向量的数量积与坐标运算两个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是全章重点之一。
2学生情况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平面向量数量积概念及运算,但数量积是用长度和夹角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应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何用坐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来表示数量积,使之应用更方便,就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构建的一个合情、合理的“生长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查漏补缺的教学方法。因此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数量积的运算。理解掌握向量的模、夹角等公式。能根据公式解决两个向量的夹角、垂直等问题2、经历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意义探究其坐标表示的过程,体验在此基础上探究发现向量的模、夹角等重要的度量公式的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发现公式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教材浅显易懂,又有前面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的坐标表示等知识作铺垫的内容特点,兼顾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处理向量问题的方法的现状,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其核心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其教学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为此,我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的鼓励学生的参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适时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评价,适当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指导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通过思考、计算、归纳、推理,鼓励学生多向思维,积极活动,勇于探索。具体体现在:1、通过提出问题,把问题的求解与探究贯穿整堂课,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了结论,推广了命题,使学生感到成果是自己得到的,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机。2、通过数与形的充分挖掘,通过对向量平行与垂直条件的坐标表示的类比,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给了学生类比联想的记忆方法。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分为复习回顾、定理推导、引申推广、例题讲析、练习与小结五部分。
复习回顾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复习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数量积概念,为本节内容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定理推导部分通过设问,引出寻求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的必要性,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应用前述知识共同推导出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引申推广部分,让学生自主推导出向量的长度公式,向量垂直条件的坐标表示、夹角公式等三个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题讲析,通过四道紧扣教材的例题的精讲,突出了结论的应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练习及小结:通过练习题验收教学效果,突出训练主线,小结部分画龙点睛,强调本节重点。再结合课后作业,进一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小结也体现主体性,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完整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说课稿.doc
高一数学下学期平面向量练习6
高中数学课件8.13正确分布
高一数学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9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10
高三数学导数的概念与运算课件1(理科一轮)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高二下数学(文)期末考试
太原五中2010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理)
2006届高三数学十二月考试题卷(文)(浙江省天目高中)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文)试题
高三复习 五、三角恒等式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课时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
高二数学不等式解法举例(4)课件
高一数学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课件
高二数学排列(优限法 捆绑法 插空法的运用 )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中的分堆问题课件
高一数学课件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2)
2011年新课标最新高考预测(数学理)模拟试卷二
临川二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
高三数学第七章_立体几何_阶段质量检测及答案
2012山西省高三年级第四次四校联考数学(文)
高中数学用斜二测法画正五边形swf课件
2009学年江西省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测试题(理)
高二数学课件侧面积应用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课件 新人教B版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3)
2010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数学文科二模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课件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B版
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2
高一数学数列应用1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