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平 面 动 点的 轨 迹 说 课 稿
杜重成 福州第三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2、体会数学实验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几何画板的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
2、体会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强化类比、联想的方法,领会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点轨迹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
2、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探究不同条件下的轨迹
教学难点: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之间的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室,四人一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上述教学手段,一方面: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静态到动态);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模式】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四、教学过程
n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四处可见轨迹曲线的影子
【演示】这是美丽的城市夜景图
【演示】许多人认为天体运行的轨迹都是圆锥曲线,
研究表明,天体数目越多,轨迹种类也越多
【演示】建筑中也有许多美丽的轨迹曲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轨迹
曲线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
n 2、激发情感,引导探索
靠在墙角的梯子滑落了,如果梯子上站着一个人,我们不禁会想,这个人是直直的摔下去呢?还是划了一条优美的曲线飞出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新教材高二上册88页20题,也就是这里的例题1;
完整版请点击:
高中数学《平面动点的轨迹》说课稿.rar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3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40
2016届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学案2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6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1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4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46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7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5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41
2016届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学案20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8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7
2016届高考数学知识讲解总复习导学案18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2
2016届高考数学知识讲解总复习导学案1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3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6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9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0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3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梳理复习学案2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1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导学案2
2016届高考数学知识讲解总复习导学案1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