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由于达纳遭到谋杀,安娜、巴布斯和科拉这三名妇女受到传讯。这三人中有一人是凶手,另一人是同谋,第三个则与这起谋杀案毫无瓜葛。这三名妇女各自作的供词中有三条如下:
(l)安娜不是同谋。
(2)巴布斯不是凶手。
(3)科拉参与了此案。
Ⅰ.每条供词都说的是别人,而不是作供者自己。
Ⅱ.这些供词中至少有一条是那个无辜者作的。
Ⅲ.只有那个无辜者作的供词才是真话。
这三名妇女中,哪一个是凶手?
(提示:无辜者作了几条供词?)
答 案
由于每条供词说的都是他人,所以这三条供词不可能都是无辜者一人作的。否则她就说到了她自己,从而与{Ⅰ.每条供词都说的是别人,而不是作供者自己。}矛盾。因此,根据{Ⅱ.这些供词中至少有一条是那个无辜者作的。},无辜者作了其中的一条或两条供同。
如果无辜者只作了其中一条供词,那么根据{Ⅲ.只有那个无辜者作的供词才是真话。},只有这一条供词才是真话,而其他两条供同就都是假话了。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其中任何两条供词是假话,那么余下的一条也一定是假话。这一点可分析如下。
(a)如果(1)和(2)是假话,则安娜就是同谋,而巴布斯就是凶手。因此科拉就是无辜者。这就使(3)也成为假话。
(b)如果(1)和(3)是假话,则安娜就是同谋,而科拉是无辜者。因此巴布斯就是凶手。这就使(2)也成为假话。
(c)如果(2)和(3)是假话,则巴布斯就是凶手,而科拉是无辜者。因此安娜就是同谋。这就使(1)也成为假话。
因此,无辜者作了其中的两条供词。根据Ⅰ,这两条供词只能是由供词中没有说到的那名妇女作的。
(d)如果(2)和(3)是这两条供词,则它们就是安娜作的。于是安娜就是无辜者。但是供词(1)作为假话,却表示安娜是同谋。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e)如果(l)和(3)是这两条供词,则它们就是巴布斯作的。于是巴布斯就是无辜者。但是供词(2)作为假话,却表示巴布斯是凶手。因此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
(f)这样,(1)和(2)是两条如实的供词,它们是由科拉作的。于是科拉是无辜者。供词(3)作为假话,与这个结论是一致的。由于科拉是无辜者,并由于是真的话(1),巴布斯就是同谋。于是安娜就是凶手。(1)作为真话,与这个结论是一致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数序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及反思[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8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训练复习课[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5432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简单的计算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不退位减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教案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乐园教学设计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拼组图形教案[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