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二年级】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数字规律填出下图中空缺的数:
解答:本题的规律为上面两个数的和等于下面两个数的乘积,因此应该填7。
【三年级】
1.操场上的学生们进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请问要去掉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个人,而这一行一列必有一个人是重复的,所以减少的人数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答:第一个去掉的数是187-196=12,第二个去掉的数是196-205=14,这两个数的乘积为1214=168
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级】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 )项。
解答:在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则原数列的第10项之前共插入了39=27项,故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10+27=37项。
【五年级】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约数。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数,则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09这2009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09个数中,2和3哪个多?
解答:一个数除以9的余数就是它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因此按照题目中的操作办法,每个数最后都会变成它除以 9的余数。连续9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都互不相同,20099=2232,说明这2009个数中除以9余2的有224个,余3的有223个,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09个数中,2比3多。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秋游》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平方米》练习题(沪教版)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设计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平面图形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栽蒜苗》教案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简单的统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苗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计算》教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教案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立体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练习题(上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课后练习题(上学期)
2016-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厘米》练习题
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段考试卷分析
幼师如何调控幼儿注意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教学计划精编~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练习课》课堂设计教案
2016年秋季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正负数》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上册)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括号》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学案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一)》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