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解: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合行了一个全程,其中乙行了全程的2(2+3)=2/5
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行了3个全程,其中乙行了全程的2/53=6/5
两次相遇点之间的距离占全程的2-6/5-2/5=2/5
所以全程是30002/5=7500米。
解 乙的速度是甲的2/3 即甲速:乙速=3:2 所以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3/5,乙走了全程的2/5
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 甲共走了2倍全程的3/5=6/5,乙走了2倍全程的2/5=4/5 6/5-4/5=2/5,即相差全程的2/5 A、B两地的距离=3000/(2/5)=7500米
综合:3000/[2*3/(2+3)-2*2/(3+2)]=50(千米)
鲁教版八上《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综合小结》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3.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word教案(一)
鲁教版八上5.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5.2《二次根式的性质》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第五章二次根式综合小结》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3《公式法》word导学案2
2012鲁教版八上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word练习课教案
鲁教版八上3.1《定义与命题》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第二章相似图形综合小结》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2.4《相似三角形》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1《因式分解》word导学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1《认识分式》word导学案1
鲁教版八上2.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3.2《证明的必要性》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3《公式法》word导学案3
鲁教版八上2.7《测量旗杆的高度》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3《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2
2012鲁教版八上第一章《分式复习》word学案
鲁教版八上《第三章证明(一)综合小结》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1《因式分解》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八上1.3《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1.3《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一)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3《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3
鲁教版八上2.1《线段的比》word教案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3《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1
鲁教版八上2.3《形状相同的图形》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第一章分式综合小结》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